停工护燕,奏响生态保护与人文关怀暖心曲

标签:
时评 |

3月22日,宜昌市猇亭区玛瑙路立晟钢贸三期地块一片宁静,因出现大规模淡色崖沙燕繁殖种群,施工方暂停挖土施工,静护雏燕出巢。目前巢穴有260多个,临时栖息地吸引超过1000只燕子,是该鸟类近年来在长江中游少见的集中繁殖现象。(3月23日1版《湖北日报》)
只因出现大规模淡色崖沙燕繁殖种群,宜昌市猇亭区玛瑙路立晟钢贸三期施工方毅然暂停挖土施工,静护雏燕出巢。这一暖心之举,体现了对生命的敬畏和珍视,让我们看到了城市发展中兼顾自然与人文的温情一面。
淡色崖沙燕为燕科燕属的一种鸟类,喜欢栖息于湖泊、泡沼和江河的泥质沙滩或附近的土崖上,为国家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三有”保护动物,单只成鸟每日可捕食蚊蝇等害虫500至800只,是长江生态链中的“害虫防控专家”。它们的存在对于维护生态平衡、保障生态系统的稳定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长江岸线生态修复持续推进,生态环境不断改善,越来越多的野生鸟类来到宜昌城区安家。这次淡色崖沙燕的大规模繁殖,正是生态环境改善的生动写照。此次工地停工护燕,无疑为这些可爱的生灵提供了一个安全、稳定的繁殖环境,体现了对生态环境的尊重和保护,是对生物多样性的积极守护。
工地停工虽然只是一句话的事,但操作起来却并非易事,它涉及到工期的延误、成本的增加等诸多问题。据施工方介绍,之前每天40辆运土车跑七八百趟次,停工后,每天损失数十万元。然而,相关部门和施工单位能够果断做出停工的决策,展现出了城市治理的智慧和远见。相关部门立即采取行动,将巢穴区周边50米划为保护范围,并安排工作人员24小时值守,严禁任何人进入临时保护区,严禁航拍、闪光灯拍摄等行为。施工方也积极配合,表示计划燕儿迁移后再施工,把耽误的工期赶回来。这种为了保护野生动物而不惜牺牲经济利益的做法,彰显了人性的光辉和对生命的敬畏。
在城市建设的进程中,我们常常容易陷入追求速度和效率的漩涡,而忽略了身边的自然生灵。此次停工事件提醒着我们,发展不应以牺牲自然为代价,人类与自然应当和谐共生。尊重每一个生命,就是尊重我们自己的生存环境,也是对子孙后代负责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