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落地

(2025-01-09 20:24:24)
标签:

时评

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落地


  据《光明日报》报道,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杨青团队找到了昆虫体内的一种独特蛋白——ABCH转运蛋白,揭示了它将农药从虫体细胞内排出到细胞外以解毒的完整过程,为新型绿色农药的创制提供了新靶标。2024年12月24日,《细胞》杂志在线发表了这项成果。

  农作物与害虫之间的斗争从未停歇,每当农民们最为忙碌的收获季节,害虫的侵袭如同不速之客,严重威胁着粮食的安全与丰收。据联合国粮农组织估算,全世界每年因农作物病虫害造成的粮食产量损失高达40%,经济损失也超过千亿美元,创制农药十分重要。然而,传统的杀虫农药虽有效,但容易有毒副作用,造成环境风险,且容易使害虫产生抗药性。因此,创制高效、低抗、人畜安全的绿色农药是必然趋势。

创制绿色农药的关键,在于找到对人畜安全的农药分子靶标。杨青教授团队通过无数次实验,发现了一类特殊的蛋白质——ABCH转运蛋白。这类蛋白负责将脂质运输到昆虫表皮,参与昆虫表皮脂质屏障的构建,并与抗药性直接相关。ABCH存在于所有昆虫和其他节肢动物中,而不存在于人类、哺乳动物和植物中,因此是一个理想的农药分子靶标。这一发现,无疑为绿色农药的开发开辟了一条全新的道路。

绿色农药,通常是指对人类健康安全无害、对环境友好、超低用量、高选择性,以及通过绿色工艺流程生产出来的农药。这类农药的特点是用量低、毒性低、残留低、风险低、对人畜和非靶标生物安全。近些年来,在许多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下,我国的绿色农药研发取得了很多成果,在农业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也必须看到,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仍然不高,很多科研成果还停留在纸上,迫切需要健全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一体化创新机制,使最新科研成果及时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形成现实的、直接的生产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中国农业科学院《“十四五”发展总体规划》也提出,到2025年,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50%、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65%;到2035年,支撑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提高到60%左右,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70%左右。以科技创新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农业科研成果能给农业生产带来重要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如果没有科研成果这一重要环节,无论农业推广多么具有生产的可行性都不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农业要强,离不开科技创新,特别是在农药产品的创新与安全性上。全球现有约750种农药品种,但中国原创或参与创制的不足50种,实际应用于农田的更少创制绿色农药与粮食安全、食品安全、乡村振兴等国之大事密切相关。如何开发安全高效、环境友好型的农药成为行业难题。需要产学研通力合作,政府要搭建农业科研成果产出与市场应用的桥梁,营造良好的产学研创新生态,鼓励科技成果以资本形式入股企业,形成利润共享、风险共担的共同体,让更多有益于国计民生的科技成果走出实验室、成功转化,为我国农业绿色发展提供新动能。

愿科研院所与农资企业深度融合,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加速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进程,推动农药领域的可持续发展,为中国从农药大国向强国迈进贡献力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