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政府大院“随便进”缘何火起来

(2024-12-01 13:24:28)
标签:

时评

政府大院“随便进”缘何火起来


     

据央广网报道,近期,六安市舒城县政府大院在网上“火了”,网友亲切地称之为“比自家小区还容易进出的政府大院”“这才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据当地市民介绍,舒城县政府大院随意进出无门卡,自由停车不收费,“从我们有印象记事的时候,大门永远是敞开的,也没有看到有人被阻拦在门外,群众进出很方便。”据悉,除了政府大院,机关食堂、卫生间也对外开放。

因政府大院“随便进”火起来的地方并不只有六安舒城县媒体报道显示,山东德州有至少50个乡镇在收粮季节开放政府大院给百姓晒粮;新疆布尔津县县委大院没门卫、没栅栏,可免费停车,而获赞“开放共享,小城大爱”;江苏扬州市政府食堂向游客开放,提供物美价廉的淮扬特色简餐服务;还有的地方设立了“政府开放日”“市长接待日”等,让公众有更多机会了解政府机关如何运行并提出各类诉求……此举宛如一股春风、清流,政府用最实在、最亲民的姿态,温暖着每一个老百姓的心。

  政府大院“随便进”,这个“随便”带给群众诸如停车、晒粮、如厕等一个个方便,以“一便”缓解“多不便”。事实上,政府本来就是公共服务机构,官员是人民公仆,而机关大院以及相关服务设施向人民群众开放,最能体现公共服务的价值、人民公仆的意义。在保障工作基本秩序之外,政府机关的对外开放,是亲民情怀、现代公共价值观的十分形象生动的一种表达。没事去政府大院闲逛的人毕竟是少数,更多的人进院还是为了办事。那些门禁森严的政府大院本身就有神秘感,群众去办事不方便,又必然生出疏离感,正是“距离产生了,美没了”。“随便进”正是消灭神秘感、疏离感的有力武器。至于将大院里的停车位、食堂等资源与群众共享,则是这一武器的“加强版”。

  诚然,不是所有政府大院都具备“随便逛”的条件。正如有评论所言,也并不是要求所有政府机关和职能部门都把大门一开了之,而是期待更多地方从类似做法中获得一些启发——人们呼唤的、期待的,是公职部门和单位愿意俯下身子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为公开透明做更多努力,让“为人民服务”可感可触。

政府大院随便进不仅仅是在拉近地方政府与公众之间的物理距离,更是在拉近彼此之间的心理距离,进而有助于加深了解、增进信任。某种角度上,这也对政府机关形成了一种激励,为建设更加开明、自信的服务型政府夯实基础。我们有理由相信,有这样的治理理念和方式,地方发展的前景会更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