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开发区近日发布《实施企业服务增值化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若干措施》,围绕企业发展过程中的痛点、堵点,聚焦项目、空间、科创、供需等企业普遍关切的9个问题,从土地供应、人才引育、金融赋能、科创服务等方面精准发力,推出“干货满满”的25条增值服务措施。
今年是广州开发区建区40周年,该区在营商环境改革方面“妙招”频出。1月,该区成功入选广东省首批营商环境改革试点,随即发布《建设省营商环境改革试点行动方案》,此后陆续出台“颠覆性10条”、推行“工业快批”3.0、深化用电营商环境改革等。此次出台的《措施》进一步优化办事流程,降低企业和项目从设立、筹建到投产、运营的时间和资金成本,推动项目“引进即筹建、拿地即动工、竣工即投产”
在强化空间保障方面,推行产业链关联企业“联合拿地、联合建楼”,推行产业项目用地长期租赁、先租后让、租让结合、弹性年期出让等灵活供给方式。逐步推进工业物业产权分割工作,允许试点园区工业用房实施分割转让和定向租赁给符合园区主导产业的企业。
在涵养人才生态方面,积极探索开展生物技术等职称评定,填补新兴业态、优势产业、重点领域的职称评定空白。划定区属国企租赁住房物业总建筑面积不少于10%纳入区住房保障体系,增加保障性住房房源。将“下管小”服务范围扩大至学前教育,将博士、博士后人才子女纳入入学保障,享受户籍学生同等待遇。
在整合科研资源方面,搭建中小微企业互助研发中试平台,推动研发中试资源共享互惠,向中小微企业开放应用场景和试验环境,在仪器设备、科研人员、技术攻关、研发合作等方面开放共享。
在筹建审批方面,推行招商筹建联动,筹建服务提前介入,在招商阶段向产业项目提供筹建要素保障标准和投资界面清单。提前开展项目用地平整及配套道路立项建设工作。
在项目投资方面,对因市场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等出现履约困难的项目,企业可申请适当延长开工、竣工期限,在降幅不超过20%的范围内调整原合同约定的投资强度等考核指标,也可申请调整优化为符合区域产业发展规划的其他产业类别。
广州开发区将紧抓省营商环境改革试点机遇,扎实推进各项增值服务举措落地见效,切实让经营主体“可感可知”、企业发展“增值增效”,以服务升级助力产业升级,全力打造“产业友好型、企业友好型、人才友好型”一流营商环境。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