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间学校”助新农人兴农

标签:
时评 |

近日,桐城市大关镇禾兴农民田间学校的教学现场热闹非凡,来自无为市、界首市、颍上县等地的高素质新农人齐聚一堂,现场实训水稻机械化育秧、机械化耕作、无人机飞防等先进农业生产技能。这所集技能培训、就业社保、电子商务、居家养老服务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田间学校已成为新农人培育“孵化器”,为农业农村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安庆日报》11月12日)
村振兴离不开人才支撑,其中“新农人”、专业农业人才队伍建设更是其中的关键力量。桐城市大关镇禾兴农民田间学校根据部分农村地区因缺乏专业技术人员及时有效的指导,从而导致产业发展后劲不足的问题,创新培训模式和农村人才“孵化”方法,通过开设“田间课堂”等形式,把相关农业生产技术送到田间地头,手把手教会农民并用好农业技术,更好地发展产业,增收致富,先后培训了4000余名农民学员,使他们在这里不仅学到了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更树立了乡村振兴的信心和决心。
“田间学校”是一所没有围墙的学校,它是以“农民”为中心,以“田间”为课堂,以“实践”为手段,以“能力建设”为目的的教学形式,在解决农民生产难题“最后一公里”,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把学校开在田间,及时把农民急需的技术送到田间地头,通过面对面地传经验,手把手地教技术,一对一地解难题,让农民群众一看就明白,一学就会,知道怎么干,迅速掌握技术要点,帮助农民转型为有知识、懂技术的“新农人”,成长为助力乡村振兴的“兴农人”。
小课堂变身大舞台,大舞台开启致富路。愿“田间课堂”常态化长效化办实、办好,发挥出应有的功效,使“田间课堂”在农业生产中“实”起来,农民脑袋中的知识财产“富”起来,让更多新农人在希望的田野上筑梦、逐梦、圆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