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刹装装修风”,过好“紧日子”

(2024-09-18 09:56:09)
标签:

时评

刹装装修风”,过好“紧日子”


 近日,半月谈记者在一些机关和企事业单位调研中发现:有些单位热衷于装点门面、大搞装修,新建设施使用率不高,将大量资金花在“刀面上”,与中央提出的“要习惯过紧日子”“严控一般性支出”等要求不符,引发社会强烈关注。

 过紧日子不是说不花钱了,而是减少不必要的开支,把有限的财政资金花在刀刃上。但一些地方高价甚至天价装修党政大楼、形象展厅、党群服务中心等,动辄花费数百万元,甚至有的仅设计费就高达上千万元。北方某高校在新校区竟花费数百万建校门,被不少学生吐槽“几乎是专供拍照使用”;在中部某县级市一份施工招标公告中,包括其党政大楼墙面清洗、大理石墙面铺设等项目在内的装修改造总投资就高达905.93万元某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装修改造工程预算资金达800余万元……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要求,各级政府要习惯过紧日子,切实把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而就眼下不少地方财政承压的状况看,“过紧日子”更是现实之需。但这些看起来必要性严重存疑、动辄斥资数百万元的装修、扩建项目,明显与“过紧日子”的要求和财政状况格格不入。客观说,一些办公场所如果到了该修缮的时候,进行适当的装修改造并无不可。但是,决不能借着装修之名行铺张浪费之实,搞些不必要的豪华材料,弄些用不上的设备,标榜些有名无实的名头。对于一些预算高昂的装修改建工程,阳光招标,透明公示,成本“晾晒”是不可或缺的环节,每花一笔钱都要经得起全方位“照射”。

  “公款姓公,一分一厘都不能乱花;公权为民,一丝一毫都不能私用。”公共资金是纳税人的“辛苦钱”“血汗钱”,必须用在“刀刃”上,一分一厘都不能浪费,这也直接反映政府的管理水平。从这个角度出发,政府有必要推进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向社会公开,公共资源配置、重大建设项目、社会公益事业等领域也要加大信息公开力度,让公共资金和权力在“探照灯”和“摄像头”下运行。

  政府过“紧日子”是为了百姓过“好日子”。过好“紧日子”,不是“一阵子”的工作,要久久为功、绵绵用力。站在新的奋进起点上,让我们坚守节用裕民之道,在政府开支上“做减法”,在群众幸福上“做加法”,就能在过好“紧日子”当中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从而托起人民群众“稳稳的幸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