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公务接待当少些“牌面”

(2024-07-03 08:54:44)
标签:

时评

公务接待当少些“牌面”

  

  西南地区某县政府直属部门2023年国内公务接待超过300批次,平均每个工作日需接待1次以上公务接待总费用30万元左右。若一年按照250个工作日来计算,平均每个工作日需接待1次以上、平均每次的接待费用1000余元。日前,央视网记者在部分区县采访时,不少基层干部向记者倒起公务接待的“苦水”,倾吐接待不周的焦虑、接待费用的尴尬、接待标准的无奈以及接待次数的茫然。

在党政机关带头过紧日子的当下,一个县政府直属部门年公务接待超过了300批次,总费用约30万元如此频密的公务接待产生的接待费用,不仅消耗了基层干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地方政府财政带来巨大负担,也严重败坏了党风,导致腐败滋生,助长特权意识蔓延。

事实上,关于公务接待,早在2006年,中办和国办就联合印发《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就规范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作出规定。其第七条规定,党政机关不得违反规定到风景名胜区举办会议和活动,严禁以各种名义和方式变相旅游;第十条规定,接待单位不得以任何名义赠送礼金、有价证券和贵重礼品、纪念品,不得额外配发生活用品。将公务接待的方方面面列入负面清单,吃住行游都有了不可逾越的“雷区”,但为何不能“令行禁止”?

  近年来,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不断深入,各级党政机关积极转变职能,加强对内对外交流,深入基层开展调研,跨地区、跨级别、跨部门之间的交往日益密切,公务接待随之呈现要求高、任务重、数量多等新特点新变化。在此背景下,一些领导干部借考察调研之名,顺公务出差之便,到下级部门或地方游山玩水;一些地方部门也深谙“排场大小代表诚意多少”“接待也是生产力”之道,顶格接待,尽心竭力搞好“迎吃住行游送”一条龙服务。于是,公务接待费用这种久治不愈的制度性顽疾便愈演愈烈,不断飙升。

频繁的公务接待,高昂的接待费用,不仅给基层干部增添工作负担,又会给基层单位增加财政负担。双重压力之下,基层干部一方面担心因接待不周而影响工作评价或项目资金的争取,另一方面还可能要在承担违规违纪风险的同时,还因为长时间忙于公务接待,挤占了深入群众、了解民情的时间,导致基层干部与群众之间日渐疏离,产生沟通障碍,进而影响基层政府服务群众的效率和质量。

   当然,区域、部门的交流学习,必需的检查、调研、考察和督察,跨区域公务行为该有的还是应该有只是能少的还是尽可能少不一定产生接待问题尽可能不接待确有必要可安排一次工作餐,不得超标准超范围接待,少些“牌面”、多些“脸面”,倒逼公务接待合规,让基层干部迎来送往中解脱出来,而非陷入无休止的迎检漩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