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地“联姻”,让科技成果“转”起来

标签:
时评 |

6月20日,由珠海市科技创新局主办、市科技发展促进会联合珠海中科先进技术研究院等5家重大研发机构承办的珠海市产学研精准对接系列活动之“重大研发机构专场”成功举办。活动通过成果发布、项目路演、现场对接等形式,充分展现出珠海高质量科技创新成果正加快涌现。6月21日3版《珠海特区报》)
产学研合作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助推器”,能帮助企业解决关键领域技术问题,提升企业创新整体效能。然而,在科研投入日渐提高的当下,我国科技的国际竞争力却未能有明显提升。有统计显示,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20%左右,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只有30%,远远低于工业化国家60%~80%的水平。一边是科技成果拥有量逐年增加,另一边却是大量科技成果在实验室“沉睡”,产研结合的矛盾突出。而通过将企业需求“带出去”、专家教授“请进来”的方式,推动企业需求与创新成果无缝对接,加快构建“政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生态,对破解科技成果转化难题无疑有着标志性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调动好高校和企业两个积极性,实现产学研深入融合。产学研融合,是科研、教育、生产不同社会分工在功能与资源优势上的协同与集成化,是技术创新上、中、下游的对接与耦合。只有实现了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才能真正释放创新驱动发展的原动力。为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让更多科技成果通过转化“开花结果”,落地生“金”,迫切需要政府部门充分发挥组织优势,当好“红娘”,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助力产学研深入融合,成为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桥头堡”,让创新成果从这里加速走进“生产线”。
企业是生产的组织者,处于市场前沿。要实现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最后一跃”,让“躺”在实验室里的科研成果和前沿技术快速走出“象牙塔”,校企地“联姻”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手段。愿我市政府持续搭建更加完善的产学研平台,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实现科技与产业的无缝对接,一起唱好科技成果转化的大戏,让科技成果“转起来”“动起来”“转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