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鬼秤”,让百姓“秤”心如意

标签:
时评 |

为以精准计量服务百姓“菜蓝子”和“衣食住行”,守护“称准量足”,我市多方合力、多管齐下、精准施策、综合治理,持续加强对民生领域计量器具的监管,严厉打击使用未经检定、检定不合格、超检定周期、具有作弊功能的计量器具等计量违法行为。(《安庆晚报》6月20日)
小计量里有着大民生,计量器具量值的准确,是保障公平、放心消费环境的第一道防线。为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严把民生计量关,我市从6月起至10月底,持续加强巡查和暗访力度,聚焦集贸市场、夜市、流动摊贩、沿街门店、景区、黄金店(回收店)在用电子秤和电子天平,开展电子计价秤专项检查。一经发现计量违法行为,特别是计量作弊行为,市场监管部门坚决予以查处,净化市场计量秩序,让广大消费者看到政府和市场监管部门的决心和行动。
足斤足两、童叟无欺,是做生意的基本原则,也是千年流传下来的商业美德。然而,在现实生活中,
秤准量足非小事,一分一厘系民生。小小的一杆秤,一头连着商家的诚信,一头连着消费者的信任,关乎消费信心的提振与市场环境的建设。我国《计量法》规定,商家在销售商品时必须使用合格的计量器具,并且必须保证计量结果的准确性。整治“鬼秤”不仅对诚信经营有着重要的保障作用,更是弘扬诚信文化的重要举措。只有严厉打击缺斤少两、“鬼秤”、遥控秤等计量作弊行为,才能让群众“秤”心如意。愿我市持续强化执法责任、创新监管方式,定期对市场上的计量器具开展检查和校准,确保老百姓的“菜篮子”秤准量足。对缺斤短两等违法违规行为依法查处,还公众一个放心的消费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