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治理机动车维修乱象成为常态

标签:
时评 |

目下,市运管中心联合市交通执法支队正在城区开展机动车维修行业专项整治,全面清理核查机动车维修市场,集中整治维修经营不诚信、不透明等乱象,提升汽车维修行业服务质量。(《安庆晚报》6月18日)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走进千家万户,机动车维修行业随之快速发展。但是机动车维修行业也出现了一些经营不规范的“黑机修”,欺诈、宰客等不诚信经营问题时有发生。有的汽车维修店对零配件随意定价,存在价格欺诈;有的在维修过程中故意拖延维修时长,以收取高额工时费用;还有的采取先砸后修、偷换零件、虚报修理量等方式,恶意骗取更多维修费用,这在很大程度上扰乱了机动车维修行业的市场秩序,并加剧了机动车维修行业与消费者之间的摩擦和对立情绪。
汽车售后维修何以乱象频发、老病难医?究其原因还是“利字当头”。由于汽车属于高技术含量的产品,而且一辆汽车由两万多个零部件组成,普通消费者很难掌握汽车方面的相关知识,这就形成了一道高门槛。而恰恰就是这道门槛给了汽车维修行业可趁之机,一些不良商家不是从汽车的受损状况出发,而是通过对车辆“做手脚”,增加维修次数或扩大维修范围来提高收入;有的甚至使用假冒伪劣产品、人为制造故障,把小毛病修成了大问题,这几乎成了汽车维修行业的潜规则。
当然,机动车维修行业的不少问题都具有隐蔽性、专业性,因此,治理机动车维修行业乱象,还需多方联动,形成合力,除了依靠消费者的自保,经营者的自律,关键还得靠监管的依法履职和监管之手的强力长效介入。在执法利剑之下,该罚款的罚款,该整改的整改,该取缔的取缔,让违法者为自己的不法行为付出“沉重的代价”,倒逼其遵规守法,合法经营,切实履行行业规则,全力营造良好的机动车维修市场氛围,从而给广大消费者营造一个合理、公平、透明的汽车修理市场和消费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