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农科技术要得法
标签:
时评 |

利用无人机喷洒农药已不是鲜见之事,但使用不当也会“闯祸”。近日,江苏省宝应县人民法院就受理了一起因无人机喷洒农药而引发的财产损害赔偿纠纷。村民小许用无人机喷洒农药,因风力作用导致无人机飘移到邻近的芡实田,导致芡实大量减产。最终,法院判处小许赔偿损失3万元。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运用先进的技术可以提高种植效率,相对于传统浇灌方式而言,无人机喷药颇为高效,可降低劳动力成本、增效增收。但无人机若操作不当,可能误伤邻近农作物。村民小许为保证水稻产量,用无人机给200亩农田喷洒农药,因风力作用导致无人机飘移到邻近的芡实田,此后农田生态环境受到污染,芡实出现枯萎且大量减产。
依据农业生产常识判断,水稻除草剂喷洒到芡实苗上以后,轻则会导致芡实苗叶片枯萎,重则会使芡实苗死亡。被告使用无人机喷洒水稻除草剂,存在导致相邻的原告土地上的芡实死亡、减产或绝产的可能。为查明事情真相,承办法官来到案涉田块进行现场勘查,并由被告对无人机进行了现场操作演示。综合考虑原告受损芡实田面积、受损程度、补救成本、正常产量、市场价格等因素,依照《民法典》等法律规定,法院最终判决,被告赔偿原告损失3万元。
公民的财产权益受法律保护,侵害人因过错造成他人人身及财产损害的,被侵害人有权要求相关赔偿义务人承担赔偿责任。关于被告无人机喷洒作业是否与原告芡实生长受损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被告在使用无人机喷洒农业后短期内原告芡实田即出现枯黄现象。虽然无专业鉴定机构对芡实枯黄原因进行鉴定,但在并无证据证明当时有其他原因导致原告芡实生长受损的情况下,结合被告喷洒农药为除草剂、喷洒作业时风力达到3—4级、事发后原告与被告妻子通话内容等,可以得出原告芡实受损与被告使用无人机喷洒农药有因果关系的合理结论。此外,因污染环境发生纠纷,污染者应当就法律规定的不承担责任或者减轻责任的情形即其行为与损害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被告使用无人机喷洒农药对周边环境会产生污染的可能,故本案也属于环境污染纠纷,被告应当对其不承担责任或者减轻责任的情形即其行为与损害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
在此提醒大家,在操作农业机械时要遵守操作规程,最好请专业人员操作或指导。特别是利用无人机喷洒农药容易飘洒,如果周边有荷藕、芡实这种对药物比较敏感的作物,要考虑到天气、风向,另外要控制无人机高度,并采取一定防护措施,避免操作不当而引发纠纷。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