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灵珊三年成长总结
(2021-08-12 20:55:01)分类: 计划与总结 |
清远市初中地理(梁克象)名师工作室成员
三年成长总结
(2018.08——2021.07)
时间匆匆,转眼就到了工作室三年届满的时候。提笔写总结,发现我的工作地已经由乡镇变成了市区。经过工作室主持人梁克象老师对我的培养、支持和鼓励以及自身不断进取,基本完成了三年前对自我成长的规划,并经历了“脱胎换骨”的变化。
一、理论积淀,提高专业素养
工作室成立以来,我先后参加了由梁克象老师主讲的、不同主题的理论学习培训:
1、 初中地理毕业会考试题的命制与教学实施探讨
2、 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
3、 教育科学课题研究与论文写作
4、 课题的选题与申报
5、 学案导学与活动探究课堂教学
6、 初中地理毕业会考考题分析与备考策略探讨
7、 课题研究结题验收报告会
8、 高效课堂教学
9、 初中地理导学与活动探究课堂教学实践思考
通过梁克象老师的专题学习培训,我收获了地理教学和教研的理论知识,为教学教研的专业发展扎根成长汲取营养,也为我的教师个人专业成长打开了新世界。
二、参加教研,在“走出去”中成长
加入工作室三年,在梁克象老师的引领下,我参加了初中地理导学案教学研讨活动、英德市英中片导学案课例展示活动、清远市(名)教师、(名)班主任工作室建设与发展研修活动、清远市初中地理学科课堂教学研讨会、英西南片地理高效课堂教学展示活动、清远市初中地理工作室教学研讨暨初中地理高效课堂展示活动等教研活动,从“走出去”的各式教研活动中,观摩了各地优秀教师的课堂,拓宽了我的视野,结识了各地的优秀地理教师,使我从一名“独自摸索成长”的乡镇教师找到了“地理组织”,向优秀的同行学习,让自己也能向优秀靠拢。
三、赛场拼搏,“得与失”都是收获
加入工作室期间,在德育方面,我参加了英德市班主任技能大赛决赛获得二等奖,被评为英德市优秀班主任。在师德修养方面,我多次代表学校参加英德市大大小小的师风师德演讲比赛,获得英东片二等奖和英德市道德大讲堂演讲比赛二等奖等荣誉。在工作室主持人梁克象老师和其他成员的帮助下,我的课例《陆地与海洋的分布》在英德市初中地理教学研讨暨导学课例展示活动中被评为优秀课例;参加英东片、英德市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分别获得了地理科一等奖、二等奖的成绩;在主持人梁克象老师的带领下,两次到佛山观赛取经、到江门、清远市县等不同地区学习和交流,积累了不少学科经验。研讨课方面,我从2018年在大镇中学的第一次展示课开始,不断提升自我,接着参加学科基本功比赛,能力和信心倍增后,2019年到连南田家炳民族中学展示研讨课--《中国的自然环境--气候》,2020年到英德市大洞学校展示了《海洋于陆地的变迁》示范课;在教学技能方面,参加2019年英德市第一届中小学“基于目标的教学评一致性”微课评比活动,《地球的自转》微课作品获得一等奖,2020年英德市第二届微课评比《世界降水量的分布特点》获二等奖,2021年我在江门第四届广东省中学地理微课制作交流展示活动中获得二等奖;此外,课件制作《乐迪与中华白海豚的邂逅》作品,在2020年广东省地理教学课件评选中荣获二等奖等荣誉。专题讲座方面,我在2019年初中地理“基于课标的教学评一致性”教学研讨会上,作了一次《基于课标与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地理教学评一致性》的专题讲座......通过一次次的比赛,全心全意投入准备,再经过梁克象老师的指导点拨,工作室成员的相互支持与鼓励,以及赛后的得失总结,我的自信心、受挫心都得到了极大的锻炼,这一次次的突破,也让我在专业成长之路中一路收获荣誉。
参加工作以来,我的地理专业技能是在遇到了梁克象良师的精心培养、细心指导、耐心鼓舞下才开始显现,并在这短短的三年间飞速成长。通过工作室的平台,梁克象老师引领我在教学教研等方面不断开拓进取各式各样的主题培训,既有观念上的洗礼,也有理论上的提高;既有知识上的积淀,也有教学技艺的增长。他为工作室成员创造了展示、比赛锻炼的机会,让我们发现了自己的潜能,从众多的学习培训、经验交流以及大小比赛和展示中,我们不仅仅收获了一张张证书,还收获了师徒情谊。我将学习梁老师的精心、细心和耐心,努力为英德的地理教育事业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