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清远市初中地理教师工作室
清远市初中地理教师工
作室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812
  • 关注人气:1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土地资源》教学设计

(2018-11-25 14:31:34)
分类: 优秀教学设计

广东人民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土地资源》教学设计

广东省英德市第八中学  梁克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和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知道我国耕地、林地、草地的分布,初步理解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差异的形成原因。

2.从生活、生产实例出发,使学生了解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重要,以及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3.使学生正确认识土地资源与人类的关系,以及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土地资源的意义,从而使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和环境观。

教学重难点

     1. 重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及其特点。

       2. 难点: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带来的严重后果。

教学方法

1. 教法:开展“活动”课堂教学,通过“活动”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培养能力。

2. 学法:根据学校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每班分为8个小组,每组6人,分组教学。采用以“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为主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以“活动”形式,积极参与“活动”问题探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各种资料图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展示【考纲要求】,导出【学习目标】,明确学习任务

  (根据课标,确定学习目标)

       1. 运用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土地利用类型构成、某些国家耕地面积及人均耕地面积等数据和地图、统计图表等资源归纳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征。

2. 通过与世界主要国家(如美国、印度、俄罗斯等)的比较,说明我国耕地面积在土地利用类型中所占的比重较小和人均耕地面积较少的特点。

3. 通过读图知道我国耕地、林地、草地的分布,初步理解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差异的形成原因。

      4. 结合实例说明我国实行土地基本国策的重要性。

二、完成【基础感知】,归纳【知识要点】,掌握学习内容

     (学生通过阅读课本、读图,案例分析完成下列问题)

       1. 我国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有:                                、建筑用地和未利用土地等。

2. 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土地类型                  面积广,                      比重小、未利用(难以利用)的土地多。

    3. 我国主要土地资源的分布: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湿润和半湿润的                                地区;其中南方地区以            为主,北方地区以          为主。

林地:主要分布在                                                  )、                     山区);东南山地和丘陵区。

草地:主要分布在                  高原东部)、西南部(        高原东部和南部)非季风区的高原和山地。

4.我国土地利用中存在问题主要有:                                                                     等。

       5. 我国土地的基本国策:“                                              ”。http://s14/mw690/007fU5lEzy7ptkeDRO5dd&690


http://s11/mw690/007fU5lEzy7ptkfsxu21a&690

http://s6/mw690/007fU5lEzy7ptkg4MzH85&690

http://s4/mw690/007fU5lEzy7ptkkU1hx03&690

http://s6/mw690/007fU5lEzy7ptklwnOJ35&690

7. 该地区耕地比重过高,容易造成的环境问题是(   

        A. 土地荒漠化       B. 土壤盐碱化        C. 土壤污染           D. 水土流失

8. 从可持续发展角度,不属于该地区今后农业发展方向的是(   

        A. 发展生态农业,改善生态环境

       B. 发展立体农业,充分利用土地和气候资源

       C. 重点发展水稻种植为,解决粮食生产问题

D. 调整农业生产结构,积极发展多种经营

教学反思

1. 本节课根据教学内容及与学生实际理解力之间的关系,通过读图、分析文字或图表资料、漫画、景观图片、影片资料等,给予学生感性认识,丰富其原有的表象,通过一定量的积累,再达到对问题认识上的飞跃。
       2
. 对于土地资源分布,主要以读图方法和能力的培养为主。利用土地资源分布图,结合中国地形图和干湿地区分布图,传递给学生的信息是:地理事物之间是互相联系和影响的。并且培养学生利用多幅地图综合分析的意识和能力。通过读图,让学生说出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土地类型时,还要通过读图让学生明确土地资源还有目前不能或难以利用的土地部分,使学生知道我国后备土地资源不足。并引导学生进行对本知识点的归纳,使学生明确主要土地资源的分布与气候、地形、河流等自然要素的关系,为今后讲解人类的活动提供基础知识。

3. 本节课教学成功的关键是教师根据图表资料向学生提出了一系列有效的引导问题。这就对教师的业务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有较强的调控和应变能力,设计的问题必须既有梯度又有启发意义,从而令学生产生相应的学习兴趣。

       4. 本节课虽然选择了大量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但对所选材料利用的有效性还欠缺。如,我国18亿亩的耕地由于利用不合理,正在以几何的比例下降到什么程度,可让学生针对这一资料展开学习活动,深刻认识到如何进行土地资源的保护,解决利用问题,让学生在不同程度上通过分析,加工和创造性理解都得到提高和发展。

       编辑:黎小冰
       审核:胡木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