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做好2022年中小学暑假工作的通知
标签:
2022年中小学暑假工作 |
分类: 科研任务 |
关于做好2022年中小学暑假工作的通知
各中小学、幼儿园:
为规范全县中小学办学行为,确保广大师生度过平安、快乐健康、有收获的假期,根据市教体局《关于做好2022年中小学暑假工作的通知》(教体基〔2022〕76号)要求,现就做好我县2022年中小学暑假工作通知如下:
一、放假及秋季开学时间
(一)暑假放假。义务教育学校7月1日放暑假,普通高中7月12日放暑假。
(二)秋季开学。2022年秋季学期开学时间:义务教育学校和高中非毕业年级秋季学期8月31日报到,9月1日正式上课;高三年级8月20日报到,8月21日正式上课。
各校要根据我县实时疫情防控政策,放假及开学时间按照“一校一策”“错区域、错层次、错时、错峰”原则科学安排。幼儿园、特教学校放暑假时间及新学期开学时间比照义务教育阶段执行。中职学校参照普通高中学校执行。
二、加强期末考试管理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考试管理的通知》(教基厅函〔2021〕34号)要求,全县义务教育学校期末考试工作由县教研室统筹安排,高一年级期末质量监测由市教研室统一组织(具体考试安排由市教研室另行通知)。
三、科学指导学生假期生活
各校要立足于丰富假期生活、促进健康成长、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为学生提供科学的假期生活指导。要积极引导学生利用假期开展校园读书创作、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主题鲜明的假期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担当和责任意识。要加强学生自我防护教育,在确保安全、避免聚集的情况下,倡导学生开展文化、体育、艺术以及适宜的户外活动,提高学生道德品格、身体素质和艺术素养,释放心理压力,增加积极体验。要引导家长控制孩子使用电子产品,非学习目的的电子产品使用单次不宜超过15分钟,每天累计不宜超过1小时。各校要持续关注外来务工随迁子女、农村留守儿童、孤儿、残疾儿童和经济困难家庭儿童假期生活。
四、切实减轻学生学业负担
各校要严格落实“双减”和五项管理相关文件精神,控制各学科假期作业总量,要给学生留足自由阅读、实践活动、自主学习时间;要重视作业质量,设计差异化作业,在“控量”的同时力求“增效”,切实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要督促家长履行教育监护责任,召开线上、线下家长会,指导家长树立正确的育儿观,正确认识孩子的成长规律。县教育局将联合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强对校外培训机构的监管,暑假期间,学科类培训机构一律不得开展培训活动。学校不得以任何借口在假期要求或组织学生集体到校上课、补课或统一组织自习,不得以任何形式参与或组织学生参加各类辅导培训班。禁止中小学在职教师有偿家教。
五、强化暑期安全教育与管理
各校要制定假期安全工作方案和应急工作预案,健全应急协调机制,强化安全意识,落实安全责任,高度重视学生的安全教育和假期学校安全工作,切实把安全教育工作做足、做细、做实。要突出抓好重要时间节点安全教育,学生集中离校返校前后,要普遍开展安全知识教育,通过安全教育课、致学生家长一封信、手机短信、QQ群和微信群等形式向学生和家长进行安全教育,强化师生安全防范意识,增强自救能力。在假期前和开学前,各校要深挖细查安全工作方面的漏洞和隐患,突出抓好重点场所和重点领域检查,集中精力对校园重点区域和人员密集场所安全隐患进行全面排
查整改,切实做好防溺水各项工作,严防各类安全事故发生。要加强假期值班护校、校园疫情防控、安全管控和校园安全巡查,切实维护校园安全和稳定。
六、认真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
各校要按照属地管理、区域统筹,综合考虑疫情防控形势和我县政策要求,按照“一校一策”“错区域、 错层次、错时、错峰”返校原则,认真谋划秋季开学工作,制订、 细化开学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并将相关防控要求和安排及时告知师生,确保人人皆知。学校在开学前要组织开学演练,对照“疫情防控条件达不到当地疫情防控要求的不能返校、各项防控措施落实不到位的不能返校、有效应急预案和演练落实不到位的不能返校”要求,查漏补缺、细化完善,确保开学安全有序。
各校要精准掌握师生员工假期行踪和健康状况,进一步强化宣传教育,要求师生及时了解掌握国内疫情动态变化,假期尽量不要前往有中高风险地区的城市旅游和前往人群聚集场所。继续保持良好的个人防护意识和卫生习惯。假期内如有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或密切接触过来自中高风险地区或境外人员的师生员工,应及时向学校报备。要细致做好开学前防疫工作,重点跟踪摸排开学前14天师生健康信息。
七、科学谋划新学期开学工作
各校要在放假前和开学前,集中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教育引导教师积极践行《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自觉提升师德师风,做四有好老师;要积极组织广大干部、教师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升政治理论素养。要结合学校实际切实抓好教师暑期学习和培训,精心组织落实新课标、新教材学习培训,提升广大教师的专业水准、教学能力和育人水平。要充分发挥一线干部和教师积极性和主动性,按照深化教育改革、发展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要求,群策群力、开展讨论,研制新学期教学计划,体现时代性、创新性、校本化,提早谋定新学期工作,以崭新的姿态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