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2.0工程——关于A13数据可视化呈现与解读能力点实践说明

(2022-06-19 23:09:27)
标签:

提升2.0工程

信息技术应用

a13数据可视化呈现

分类: 学习情况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2.0工程

关于A13数据可视化呈现与解读能力点实践说明

一、所属环境、能力维度

环境:多媒体教学环境 维度:学业评价

二、能力描述

借助信息技术工具进行数据的呈现与解读,从而:

1.借助图像、图表等可视化形式直观地呈现数据

2.选择合适的图形、图像对数据进行合理解读

3.有助于发现问题和解释问题

4.探究、发掘数据间的潜在联系

5.为准确、多角度分析与解读数据提供支持

6.为合理使用数据分析结果奠定基础

三、实践建议

学习相关数据包括学生日常学业监测数据、学生校内外活动数据以及学生校内行为数据等。学生日常学业监测数据如单元成绩、知识点得分等;学生校内外活动数据如兴趣班参与、社会实践参与等;学生校内行为数据如课堂提问、作业提交、进校时间、食堂消费、图书馆阅读等。

借助信息技术工具可以对数据进行快速整理、分析并呈现结果,使得数据分析更为快捷,内容呈现更加直观、清晰。信息技术工具能够将数据转换成图形或图像在屏幕上显示,继而帮助读者能够形象直观地看清问题和结论。教师要注意分析数据之间的潜在的、多维度的关联,为发现问题、寻找依据提供方向和思路。在解读数据过程中,首先需要保持客观性,即依据数据进行分析推导;其次要有逻辑性,基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思路,尤其要结合学生和教学进行分析,同时考虑如何利用数据分析结果改进教育教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