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2.0工程-关于A12评价数据的伴随性采集能力点实践说明
(2022-06-18 23:28:41)
标签:
a12评价数据提升2.0工程信息技术应用 |
分类: 学习情况 |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2.0工程
关于A12评价数据的伴随性采集能力点实践说明
一、所属环境、能力维度
环境:多媒体教学环境 维度:学业评价
二、能力描述
利用技术工具实时、全面采集学生学习过程信息,从而:
1.从多种渠道收集学生学习行为,全面反映学习过程
2.能够实时、有序记录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
3.优化数据采集过程,丰富数据类型
4.有助于及时发现学习问题,实施针对性干预
5.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提供丰富的数据支持
三、实践建议
为了及时把握学生学习情况并实施干预、提供支持,也为了更为全面评价学生学习行为和结果,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及时采集评价信息,例如用电子表格记录和整理学生作业提交情况、课堂提问和回答情况、每周阅读书籍的情况等。
在实施伴随性数据采集前,教师需要精心设计、详细规划。伴随性数据采集需要借助一定的工具,例如记录单、观察表等。教师可以根据评价目标、评价对象借鉴一些较为成熟的数据采集工具,也可以针对需要开发。同时教师还应当考虑伴随性数据采集的操作性,思考用什么形式的工具更有利于信息汇聚,以及将来信息处理与分析工作的可行性。建议在实践中设计清晰的数据收集行动计划,例如细分项目形成数据采集表格,包括数据来源、数据类型、数据采集方式、采集时间(环节)、负责人等重要信息。
数据采集过程中,可借助信息技术手段丰富评价数据的类型,例如数字、图片或视频等。对于描述性评价资料,教师可以利用手机拍摄学生活动瞬间、利用云笔记随时记录对学生行为的观察等,这些质性记录资料既可以作为教师评价学生行为和学习的重要依据,同时也能成为学习档案袋的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