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了查济古村后,我们驾车继续奔驰于小川藏线上,这一日我们来到了黄山市黟县附近的著名景区桃花潭。桃花潭是指漳河流经石山到渔亭镇的一段、约有十公里左右的流域。这里,湖面开阔,水质清冽,风光秀丽,是一条可泛舟水游、也可在岸上行走观景的风景长廊。
桃花潭景区的出名,不仅仅是因为她被评上了国家AAAA级景区,还因为这里流传着一则我国唐代大诗人李白和史官汪伦友情的故事。当时,喜好旅行的李白旅居于安徽南陵其伯父家,接汪伦书信曰“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酒乎?这里有万家酒店”,李白便欣然来到了泾县。
及至李白来到后,汪伦才据实告白:桃花者,实为潭名;万家者,乃店主姓万。李白闻言后非但不以为忤,反被汪伦相邀的盛情所感,遂与汪伦共游桃花潭,诗酒唱和、流连忘返。临别时,李白赠诗一首“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此诗流传千年,至今还常被人吟诵。
桃花潭的人文景观来自于李白和汪伦的这一段历史故事,很多爱好文学和爱好旅行的人们慕名前来参观浏览。在这里,游客们可搜寻、踏勘千余年前李白、汪伦留下的遗迹,体验李白被汪伦诳到桃花潭后的种种情怀,瞻仰汪伦在当地的墓,感怀李白和汪伦这一段非同凡响的文人之交。
而桃花潭的自然景观则来自于山川的灵气、秀丽的风光。一年四季里,桃花潭边黛山环周、绿树成荫,百花齐放,湖水荡漾,酒香飘逸,虽没有汪伦邀李白时所许的“十里桃花”、“万家酒店”,但环境清幽静谧,景色宜人,非常适宜赏山玩水之娱。
站在在桃花潭景区内,远眺苍峦叠翠的皖南山脉,确是一件赏心乐事。这里,既能清晰地欣赏到苍翠满山体的近峰,又能瞥见那被云雾缠身的朦胧远山,这些山峰一座连接着一座,似乎是一道合围的屏障般,把桃花潭紧紧地护卫在垓心。
桃花潭的水景也非同寻常。湖水平静得不起一点涟漪,清澈透明如明镜般,近河水处的一草一木,一房一坞,都能在湖水里找见它们的倒影。蹲在湖边细看,还常常能看得到淡青色的湖水里游曵着的鱼虾,可见这里的水质是何等的优渥。
桃花潭内有不少保存完整、风格独特的徽派古典建筑。有的院落里装饰着工艺精湛的砖、木、石雕,门罩、窗楣、梁柱上布满了各式雕刻;有矗立着高高的黑白两色相拼接的马头墙,白色围墙上顶着小青瓦的独立民居;还有比肩接踵的连体式层楼叠院,但每一栋的式样却有着迥异的变化。
桃花潭景区内有一座被称为中华第一祠的翟氏宗祠。这是一座建于明嘉靖年间坐北朝南、五楹三进、仿皇家祠堂的、规模宏大的建筑,建筑的主人是被明万历皇帝封为镇抚大将军的文武状元翟国儒。翟国儒曾为明代平定云南叛乱却终被奸臣陷害致死,建筑正厅内悬挂着万历皇帝特赐的“忠孝堂”匾额。
在桃花潭的西岸有垒玉墩、书板石、谪仙楼、钓隐台、怀仙阁、汪伦墓等景点;桃花潭的东岸,有东园古渡,这就是汪伦踏歌送别李白之处,为纪念这段文坛佳话,明代时建立了踏歌岸阁;下游的东岸,有乾隆年间修建的文昌阁,器宇轩昂、为文人雅士行诗布文的兴会之所,都值得一游。
在游览了桃花潭后,我个人认为,桃花潭能媲美杭州的西湖。因为,桃花潭有着开阔的湖面,千尺潭光九里烟,天天烟雾缭绕,朝阳夕晕,湖面的色彩极具渲染魅力;也因为,桃花潭适宜于行舟,一艘古色古香的画舫,掀开微波涟漪,可赏层岩衍曲、回湍清深;又因为,桃花潭人文典故精深,可觅思古之幽情,可怀抒情之豪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