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qt201916《小学信息技术与道德与法治教学有效整合的研究》研究过程四
(2019-11-27 13:21:59)《小学信息技术与道德与法治教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课题研究过程资料四
一、活动内容:课题研究的中期研讨
(一)活动时间:2019.9.4.
(二)活动地点:大丰区南阳镇垦南小学会议室
(三)主 持 人:吴亚坤
(四)参加人员:黄卫东 
(五)活动主题、内容:对课题前期的阶段性研究
(六)活动过程简要程序记录:
1、主持人揭示活动主题。
2、参加人员讨论交流。
3、主持人总结。
(七)解决了什么问题:总结前期的研究,落实后期的研究方向
(八)产生的效果及问题简述:本课题在前期的研究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信息技术在课堂上的合理运用,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学期,有效的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学习效率提高了,但也存在许多不足,适时的总结会更好把课题研究的效果显现出来。
二、课题研究反思、研究叙事
信息技术与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有效整合
中期调查问卷(中高年级)
第 1 题、你家中是否有计算机( )
 
第 2 题、你使用计算机的时间( )
 
第 3 题、你所在学校的信息技术硬件条件 ( 如计算机数量、网速等 ) 是否满足你的学习需要( )
A 、满足 
4 题、你对计算机操作的熟练程度()
A 、 熟练 
第 5 题、教师是否指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查阅道德与法治相关资料( )
A 、经常  
第 6 题、教师是否帮助学生制定道德与法治学习计划并监督执行计划( )
A 、经常 
第 7 题、教师是否利用现代技术手段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 )
A 、经常 
第 8 题、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场合是( )
A、主要用于公开课,偶尔用于日常教学 B 、广泛使用于公开课和日常教学 C 、不使用
第 9 题、在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否能够引导学生自己发现规律,解决问题 ( )
A 、 能够  
第 10 题、你把教师看成( )
A 、朋友 
第 11 题、你和你的道德与法治授课教师的关系怎样( )
A 、 和谐 
第 12 题、 道德与法治学习中遇到问题时, 你会利用网络资源搜索相关信息吗? ( )
A 、经常  
第 13 题、你认为网络中的学习资源( )
A 、内容丰富,能够拓展知识面  
第 14 题、对于搜集到得信息,你能对其进行组织处理吗?( )
A 、 能够 
第 15 题、在道德与法治学习中,你和你的同学会相互协作,共同探究吗?( )
A 、经常 
第 16 题、你和你的老师会就道德与法治学习交流信息,共享资源吗?( )
A 、经常  
第 17 题、 与使用传统教学相比, 道德与法治与信息技术想整合对你成绩的影响 ( )
A 、 提高  
第 18 题、你的道德与法治老师所采用的教学方式是( )
A 、教师讲解,学生听记  
C 、组织学生交流讨论 
第 19 题、 您认为学校或科组的信息化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率如何 ? ( )
A 、非常高 
第 20题、你认为信息技术对学科教学的帮助有多大( ) (多选题)
A 、很大 B 、一般 C 、尚可 D 、没有 E 、有负面影响 F 、其他
 
三、成果展示
成果名称:课题中期小结
课题中期小结
 
《小学信息技术与道德与法治教学有效整合的研究》课题自立项以来,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与指导下,课题组成员共同努力,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以下是我们的研究情况。
一、课题组的成立及课题研究的阶段。
我们课题组计划将研究分为二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网络环境下、多媒体教学平台条件下的整合研究,第二阶为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发展性评价研究。由于第一阶段的研究在课题成立前就有一定的基础,因而我们我们完成很顺利,现在正准备进入第二阶段的研究。我们现在主要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发展性评价研究,但同时也关注多媒体教学平台条件下的整合研究以及网络环境下的整合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开展。
二、课题实施的做法
1.坚持以理论指导实践
自准备该课题以来,我们就坚持以理论指导实践,通过多种渠道寻找大量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资料,让课题组的各成员进行学习,并请教有关方面的专家。通过学习,使我们在研究的过程中尽可能少走弯路,并通过实践筛选有关理论,指导实验学校。
2.组织课题组成员观摩学习
在过去的半年里,我们多次组织课题组成员参加各类的研讨课观摩学习,通过学习,使课题组了解了我国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方面的最新动态及先进教学理念,为今后的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3.聘请专家为课题组进行指导
我们聘请教师发展中心的专家等到我小指导工作,为课题的研究提供了宝贵意见。
4.根据我们课题组成员的实际情况,因此我们的大部分研讨活动都是以研讨课形式进行,参加人员包括课题组成员、还聘请学校的骨干教师参与。
5.研讨课一般采取这样的形式:(1)课题组在学期初制定研讨课计划,由上课老师准备;(2)上课老师提前一个星期将课件、教案交课题组成员审查、修改、指导;(3)上课老师听取课题组成员意见后对课件、教案`进行修改;(4)上课老师上课,课题组成员听课;(5)课题组成员人员参加评课,提出改进意见;(6)上课老师写课后反思,实验学校整理资料归档。
我们前期的研讨课有黄卫东副校长亲自执教的《学做“快乐鸟”》;祝海忠老师执教的《挑战第一次》
三、初见成效
1. 课堂效率明显提高。信息技术实现了教学信息的双向交流,开成了双向交流教学方式,为学生改变被动的学习地位,积极主动地参加到教学活动中去,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注意力等提供了所必须的教学环境与学习资源。在教学教程中,实验教师充分尊重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创造民主、平等、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创造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想象力和积极的个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培养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学生的综合素质、心理素质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2. 促进教师教学技能的提高。通过进行整合的研究,参加课题的教师每学期最少设计两个以上的课件,并经常使用其他课件进行上课,并经常进行校级信息技术培训,促使老师在信息技术的应用方面有很大的提高。同时,在整合过程中,我们一直渗透新课程的新教学理念,并根据课题成员大部分是教研员的特点,经常对教师进行辅导,使教师的教学技能得到很大的提高。
四、存在问题
1. 研究条件较差。我校的师资配备不均衡,老龄化比较严重,任教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师年龄都比较大,信息技术水平参差不齐。
2.成果档次不高。
五、今后设想
1.构建与本课题相适应的评价体系(建立专题性的评价量表、探讨质性评价的工具、使用及方法)
2. 建立区级专题网站资源库,为教师提供优秀教学资源。
3. 对使用新教材的年级进行教学内容的分类,研究哪些内容适合进行网络教学、哪些内容适合进行多媒体辅助教学。
 

 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