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众艾感统教育中心
众艾感统教育中心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174
  • 关注人气: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有效提高6岁前孩子注意力的感统小游戏,(请收藏)

(2018-12-18 10:21:13)
标签:

注意力不集中

感统失调

感统训练

感统教育

分类: 感统训练

注意力是孩子认识世界的第一道大门,是感知觉、记忆、学习和思维等不可缺乏的先决条件。在日常生活中,一些孩子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在课堂上好动、爱做小动作、发脾气、不自信、爱捉弄人。出现语言发育迟缓、运动障碍、智力发育缓慢等现象,都是由于前庭感觉缺乏训练,发育不良所造成的。前庭觉敏感、触觉防御性失调都会造成孩子不同程度的注意力不集中以及容易分心。因此造成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很难将自己的注意力持续的集中在学习上面,为了帮助家长朋友提升孩子的注意力,小编在这里介绍一些简便易行、效果明显的注意力训练小游戏,适合6岁之前小朋友,希望帮助孩子们更好更快的获得进步!

盖瓶盖

这是一个配对游戏,家长把家里的各种空塑料瓶的瓶身和瓶盖放成两堆,让孩子来配对,给瓶子“戴上合适的帽子”。瓶盖的大小要区分明显,在动手操作中加强孩子观察的注意度,同时还能锻炼小手的肌肉。当然如果孩子拧盖子太困难时,我们可以先要求孩子把盖子扣上。

玩拼图

准备色彩鲜艳的拼图块,把拼图块打乱,记录一下孩子需要多长时间才能拼好。玩拼图不仅可以培养孩子的注意力,还能让他做事更有耐心。

摞杯子

准备5 ~ 6 个颜色各异的塑料杯子,让孩子一个一个地往上摞。提醒他,不要将杯子弄倒。这可以有效延长注意力的时间,还能培养他的调控能力。

卡片配对

准备几对不同图案的卡片。妈妈从里边抽出一张卡片,让孩子迅速找出另一张相同的卡片。这对培养孩子的注意力和观察力很有益处。

听声音猜乐器

游戏内容:先展示三种小乐器,如小鼓、小喇叭、口琴,并分别演奏,让孩子熟悉各自的发音特点。然后蒙住眼睛,弹奏一种乐器,让孩子猜猜是哪种乐器。

 

传悄悄话

说悄悄话能有效的帮助孩子集中注意力,具体方法灵活多样,比如我们先小声地告诉孩子一句话:“冰箱里有西瓜和苹果,没有饮料”。然后让孩子用悄悄话的形式告诉另外的家人,事后再检查正确率,根据结果来改变悄悄话的内容和长短,从易到难逐渐提高游戏的难度。

接数游戏

准备:数字卡片。 游戏时,家长出示1-10的数字卡片,孩子看后逐一读出数字。首先了解数字的排列,并加深其印象。接着提出要求,家长说出几个数,孩子接着往下数与家长一样多的数,例如:家长数1、2、3,孩子数4、5、6;家长数6、7,孩子接下去数8、9。

穿木珠

效果:锻炼视觉注意和动作注意

准备各种颜色的小木珠十几颗和两根细绳。如果此时孩子已准确认识了红、黄、绿等颜色,还可把各种颜色的木珠分开,按一定的规律将同颜色的两颗或三颗穿在一起,妈妈先穿好一串颜色间隔开的珠子,让孩子模仿,穿出一串相同颜色间隔的珠链。

投球入瓶

效果:锻炼视觉注意和动作注意

准备两个瓶口较小的玻璃瓶以及几十个弹珠。让孩子把弹珠放进瓶子里,越快越好。为了增加游戏的趣味,家长和孩子一起比赛。

找积木

效果:锻炼听觉注意、视觉注意和动作注意

1.准备若干块颜色不同的积木,在家里有一组抽屉的柜子前放好。

2.家长扮演木偶对孩子发出指令,“请把绿色的长方形积木装进第二个抽屉里”,“把红色的圆圈积木放进第一个抽屉里”。

3.孩子放好后,请他把积木找出来,找的时候一次只找一块,这样孩子就需要调动自己的注意力和记忆力。

4.孩子和家长互换角色来玩,可以提高孩子的积极性。

小贴士:可以用球、娃娃等玩具代替积木。一开始物品可以少几样,根据熟练程度再慢慢增加玩具数目。

 


什么东西不见了

效果:锻炼视觉注意力

1.在桌上摆放几件玩具,如布娃娃、玩具熊、小皮球、积木。

2.让孩子说出玩具的名称,并在短时间内记住。

3.让孩子闭上眼睛,家长拿走其中一样或几样玩具,再让孩子睁开眼睛,问他:“什么东西不见了? ”让孩子集中注意力去回忆。

4.家长和孩子互换角色玩,这个游戏和找积木一样,可以锻炼孩子在短时间内集中注意力,抗干扰。

画地图

效果:锻炼视觉注意

1.散步时,家长和孩子一起指出沿途看到了什么,比如好朋友的家、水果店、邮局、超市、花园等建筑物,告诉孩子回家后我们要把散步时的路线图画下来。

2.回家后,鼓励孩子画一张散步时的地图并注明沿途标志物。

3.孩子画的同时,家长也一起画,等孩子画完后,和孩子的地图相比较,看谁画得准确。

感觉统合失调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自然消失,需要给予必要的矫正。感统失调通俗的说法是:儿童大脑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很轻的障碍,药理是无效的必须通过合理的训练才能纠正。

  有的家长认为只有感觉统合失调的孩子才会有必要进行感统训练,其实不然。据大量科学调查研究表明,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存在感统失调,只是表现程度不同而已。对于感统失调的孩子,12岁以前通过专业训练将很容易得到纠正,一旦超过这个年龄,将很难改变,成为孩子一生的遗憾。经过训练的孩子身体平衡和协调能力、注意力、情绪、自控能力、学习能力、逻辑推理能力、饮食、睡眠等方面均有令人满意的提高和改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