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365杂谈历史旅游 |
分类: 旅游 |
老君山是国内唯一不准外国人进入的5A级景区,前几年很少宣传,2022年刚开始在国内推介,就挤入全国十大名山的第二位,仅排在黄山之后,“黄山归来不看山”的名句也为之动摇!
老君山畅游-旅游-完整版视频在线观看-爱奇艺
https://www.iqiyi.com/v_1h2uk46lbqc.html
猴哥下凡现真身-片花-完整版视频在线观看-爱奇艺
https://www.iqiyi.com/v_2dmje83pft4.html

我是通过百度图片首先认识老君山的,不得不为老君山的气势宏伟,巧夺天工所折服,急于前往,一探究竟;

4月1日从武当山下来,就迫不急待的赶往老君山。老君山60岁以上免门票,真不愧为“老君山”的名号!

爬山当天,人满为患,每部索道车必须坐满8人为止;

洛阳老君山风景区,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栾川乡老君山风景名胜区,占地面积2666万平方米。

老君山古号景室山,因东周道家始祖老子归隐修炼于此而得名老君山,是八百里伏牛山主峰,海拔2217米。老君山形成于十九亿年前的大陆造山运动,造就了其千姿百态的景观。

洛阳老君山风景区面积庞大,主要分为居中的老君山主景区、西部的追梦谷景区和东部的寨沟景区。

洛阳老君山主景区内包括了中天门、金顶、老君庙、南天门、玉皇顶以及马鬃岭等主要景点。

我是通过百度图片首先认识老君山的,不得不为老君山的气势宏伟,巧夺天工所折服,急于前往,一探究竟;

4月1日从武当山下来,就迫不急待的赶往老君山。老君山60岁以上免门票,真不愧为“老君山”的名号!

爬山当天,人满为患,每部索道车必须坐满8人为止;

洛阳老君山风景区,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栾川乡老君山风景名胜区,占地面积2666万平方米。

老君山古号景室山,因东周道家始祖老子归隐修炼于此而得名老君山,是八百里伏牛山主峰,海拔2217米。老君山形成于十九亿年前的大陆造山运动,造就了其千姿百态的景观。

洛阳老君山风景区面积庞大,主要分为居中的老君山主景区、西部的追梦谷景区和东部的寨沟景区。

洛阳老君山主景区内包括了中天门、金顶、老君庙、南天门、玉皇顶以及马鬃岭等主要景点。
洛阳老君山风景区先后被命名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省级风景名胜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洛阳老君山风景区被评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老君山集自然景观与道教文化与一身,开发建成了八大景区,138个景点,其中自然景观主要有:舍身崖、南天门、马鬃岭、石林、朝阳洞、仙人桥、君山天瀑、老龙窝、悟道石、亮宝台、玉皇顶等;

主要人文景观有:十方院、灵官殿、淋醋殿、菩萨殿、道德府、炼丹炉等。

老君山集自然景观与道教文化与一身,开发建成了八大景区,138个景点,其中自然景观主要有:舍身崖、南天门、马鬃岭、石林、朝阳洞、仙人桥、君山天瀑、老龙窝、悟道石、亮宝台、玉皇顶等;

主要人文景观有:十方院、灵官殿、淋醋殿、菩萨殿、道德府、炼丹炉等。

这是中天门景区,第一级索道“峰林索道”的启程点;




山下温度26度,到了中天门才发现山顶是8度,但为时已晚,来不及填衣服了,还以为和武当山一样,山上和山下差不多呢,看来相差600米,温度就大不一样了,只好不停地爬山取暖了;

山顶积雪还没有融化;


有学者从栾川当地找到的四通“太子碑”中解读出当年明崇祯帝皇太子朱慈娘并没有被多尔衮杀害,而是“易服出逃”,落难栾川,隐居老君山十方院里几十年。

十方院是道家仙源之地,其名气和规模在栾川几百座庙宇中首屈一指。《明史》说“贼挟太子西逃,不知所终”,他们很可能是在1644年冬或1645年春夏之际来到栾川的。

当时朱的公开身份是黄冠道士,跟来的遗老遗少们暗中还尊他为皇帝。后来朱慈娘病逝,葬老君山下。碑文中有“万仞宫墙,有门难进”“住世者奉祭扫于冥宸”的词句,说到了太子的诸多不幸。“冥宸”者,死去的帝王之居处也,这就不是一般人的口气了。

只是撰文者心里很矛盾,既怕人读懂了招来杀身之祸,又怕人读不懂埋没了这段历史的“意外”,故曲笔隐讳,让人多有费解。明太子的故事从此以口碑相传。

-
相关故事:

果然,当返回家中时,公公、婆母都已康复,且已下地干活。于是春女还愿来到山上,毫不犹豫的从此处跳下深渊。石老汉夫妇见天黑了媳妇还没有回来,便打听,后来有人说见到她上山了,于是夫妇两人就请了十几个小伙上山寻找,在舍身崖的下边山谷里找到了媳妇的尸体,用木匣往回抬,越抬越沉,好不容易抬到石家门口,却看见春女容光焕发,端着热茶从屋里走出来,吓得小伙子们撂下匣子就跑。

一传十,十传百,都说石家出鬼了。围观的人很多,这时候一个白眉毛白胡子的老道士来到当院给村民说“此家有孝媳,精诚感天地,黄金赐千两,增寿七十七”,说罢拂尘一扬,木匣自开,黄亮亮的黄金滚了出来。

老道化作一缕青烟不见了,这时围观的人才明白过来,原来老君显灵,人们跪地叩头不止。后人为了纪念的春女的孝道,就将此处命名为舍身崖。


老君山十里画屏:洛阳老君山峰林景观,如刀劈斧削,犬牙交错,披绿挂红,雄伟壮观,多姿多彩。由于老君山花岗岩体与其它花岗岩的不同。老君山的岩体是由“斑状黑云母二长花 岗岩”组成。它是在距今1.4— 0.8亿年间秦岭造山带抬升造山过程中形成的相对年轻的岩体,被国内地质学家命名为“老君山岩体”,峰林之间内一步一 景,步移景换,景景如画,故称之为 “十里画屏”。









飞来石走过万山千水,飞来石无处不有,老君山不同它处,看,它架在古树杈上,谁也不知它来自何方?传说每年的三月三王母娘娘都要开一次蟠桃会。有一年盛会结束,各路神仙在向王母娘娘祝寿的时候,有一只调皮的猴子跑到供桌旁偷了一个桃子抱着就跑。不幸的是却被王母娘娘身边的一个仙女发现了,她就顺手拣了一块石头向猴子打过去,而这块石头就正好落在了老君山,构成了老君山小巧玲珑的飞来石一景。













马鬃岭是八百里伏牛山之主峰,也是最高峰的位置所在,海拔2217米,是观赏老君山自然风光得最佳处。在这里,可以东瞻龙门伊阙,西望三秦古地,南观武当金顶,北眺熊耳逶迤。“会当凌绝顶,一揽众山小。”—杜工部之慨油然而生。

。河南诗词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国钦先生曾有“登马鬃岭”一首描写这种感受:横看马鬃竖看刀,老君山色画中瞧。这山莫看那山远,自领风光耸碧宵。因此,人们将马鬃岭观景称为“鬃岭远眺”。

这里所有的山峰都朝向老君庙的方向,人称朝圣峰。著名诗人林丛龙甲申年初夏登老君山时在此处赋诗一首:
迂缓轻车上九天,群峰伏首拜君山。
眼前万树风推浪,脚下双河鸟戏帆。
故事如歌曾化石,华年似水不求仙。
当知老子终何去?伏地为牛亦美谈。

观景台向西边看,首先看到的这座山叫中鼎山,稍远一点的叫华室山。中鼎山海拔2052米,山顶上大家可以看到一个透亮的山洞。实际上是崖石形成的一个门状石孔,下面有一堆巨石,当地老百姓叫它乱中鼎,在它的周围,柱状石峰林立,有高有低,上面苍松叠翠,苔藓挂绿,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再远一点的叫华室山,俗称娘娘垛,海拔2072米,有20多座山峰并排站立,上面石松倒挂,气势非凡。

伏牛三鼎,雄伟不失其秀丽,端庄逾显其婀娜。这里还流传着二仙占山的故事。说是太上老君骑着青牛云游,远远看见中鼎山雄奇险秀,便落下云头,准备开辟道场传经布道。道德天尊有九鼎之重,一脚下去,顶峰坍塌,老君急忙踩住西边山头,拔出宝剑,插在峰顶作为记号算是占住了华室山。



太上老君刚回太清仙境,王母娘娘也从这里经过,并且一眼看中了华室山,王母落下云头一看太上老君已插剑为号,便心生一计,急忙脱下绣鞋,往山上一放,拨出老君的宝剑,往绣鞋上一插,回灵霄宝殿去了。


时过不久,老君搬来炼丹炉,王母娘娘带着众仙女同时来到华室山,二仙为了谁先占山争执不下,就请来元始天尊评理,元始天尊说:“你们二位同是道家仙源,谦让为好。若论起理来,剑插绣鞋,是鞋在先剑在后,道德君就以景室为道场吧,”事已至此,老君只好东迁景室,后人称曰老君山。西鼎华室山为王母所占,取名“娘娘垛”。中鼎被老君踩塌,取名“压塌坪”。


传经楼传说太上老君到老君山归隐之后,有很多信徒前来听经学道,有一次有几个虔诚的年迈信徒长途跋涉来到老君山想到山顶听老君讲经传道,可是当他们大家行至到这个地方的时候却已筋疲力尽了,老君得知情况后就骑青牛下来,在此处给他们讲经传道,于是此处后来就命名为传经楼。









南天门,在中国古代宫廷建筑中都讲究坐北朝南,就连天宫也不例外,人们认为,南天门是进入天宫的主要通道,道家则认为南天门是人和神仙的沟通之门。

老君山的南天门利用优越的地理位置巧妙布局,充分体现了皇家建筑的规格。

南天门是南阳人上山拜老君的唯一一条道路,在山下观望老君庙如在天上,此门形容其高。当初修南天门天梯时,曾有一段有趣的故事。数位民工正在施工,天突降暴雨,还夹着狂风。民工们躲也没处躲,藏也没处藏,新架起但未焊接好的铁梯也有被大风吹倒的可能,万般无奈之中,有个民工喊:“我们为什么不求求老君爷呢?”于是他们一齐跪下来祈求太上老君保佑。霎时,风停雨止,云开雾散。民工都说,老君爷显灵了,老君爷显灵了。这一现象,是偶然的巧合,还真是太上老君施了法术?大家到老君庙里,拜一拜老君就知道了。

上清宫是道教名观,位于河南洛阳城北邙山翠云峰。相传是太上老君炼丹的地方,为我国第一个以“上清宫”名字出现的道教名观。

老君庙这里是老君山正顶,亮宝台、玉皇顶双峰对峙,中留一门叫南天门,寓意其高,门内平台,前建老君殿,后盖藏经楼,明清两代都叫老子楼。原建筑始于北魏,历代重修,唐代尉迟敬德曾监工重修一次,明朝最为鼎盛,铁椽铁瓦、大铁钟、铜牛,一片金碧辉煌,五十年代初期被毁坏,现在的庙宇是20xx年重修的。

前殿叫“金顶太清观”,金顶是太阳普照,光芒四射的意思,殿内供奉着太上老君及配享香火诸神,后殿道德府是藏经的地方,明万历皇帝下诏书颁经卷至天下名山。在这里有块“诏谕碑”上说的清楚明白。老君山在唐贞观年间就被封为天下名山了,有残缺石碑为证。另有明万历十九年(1520xx年)铸造的大铁钟高1.5米,口径1.3米,厚3.7公分,重约2吨左右。钟围纹饰精美,字迹清晰可辩,上铸一圈正楷字:“皇帝万岁,太子千秋,风调雨顺,国泰民安”16个大字,苍劲有力,其小楷字因年代较远,被风雨剥蚀,难以辨认。

上清宫始建于唐乾封元年(666年),当时的国家级建筑。唐高宗追尊老子(李耳)为玄元皇帝,因而上清宫又叫玄元皇帝庙。后人追尊老子为太上老君,所以也称老君庙。

为一座青砖庙院,紧凑幽静。位于洛阳市老城西北隅4千米。坐落在邙山翠云峰上,为洛阳北郊的制高点。山虽不高但地势险峻,山上树木郁郁葱葱,苍翠若云,故称“翠云峰”。

玉皇顶位伏牛山腹地,海拔2211.6米,为中原第三峰。玉皇顶因峰插天宫,顶如皇冠而得名。登上峰顶,可俯视三市六县风光。

玉皇顶有以乌曼寺、云岩寺、玉皇阁为代表的人文景观;以云海日出、盛夏避暑、金秋红叶为代表的自然景观。在峰顶观日出,一轮红日慢慢跳出的每个细节尽收眼帘。于峰顶眺云海,蒸腾的云雾似海边之云,有水汽洗濯,犹如置身人间仙境。

老君庙正殿中供奉的是太上老君,也就是老子李耳。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谥曰聃,楚国苦县历乡曲仁里(今河南省鹿邑县太清宫镇)人。约生于公元前571年至471年之间,曾做过周朝的守藏史。东周末年看到朝廷腐败,不可挽回,于是就骑着青牛离开洛阳出函谷关,被关令伊喜挽留,遂在那里著《道德经》,之后就顺着虢国古道从灵宝、卢氏到栾川上景室山归隐修炼,活到一百六十岁得道成仙。老子遗留下来的著作,仅有《五千文》即《道德经》,也叫《老子》。它是老子用韵文写成的一部哲理诗。它是道家的主要精典著作,也是研究老子哲学思想的直接材料。其《五千文》被日、前苏联、德、英等国视为古代哲学中的奇葩而译出版。美周《纽约时报》列其为世界十大古代作家之首。

《道德经》一书是一个唯物主义体系,并具有朴素辩证法思想。它宣扬自然无为的天道观和无神论。其唯物主义体系的核心是“道”,老子反对天道有知,提出了天道无为的思想以及“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即道是构成万物的基础,道并不是意志有目的的构成世界万物,道是世界万物自身的规律。

老子是我国人民熟知的一位古代伟大思想家,他所撰述的《道德经》开创了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先河。他的哲学思想和由他创立的道家学派,不但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我国二千多年来思想文化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经书上说太上老君,也就是老子,传说太上老君是玄妙玉女贞静自守,受气于天,怀胎八十一年所降生。据经书载:玉女梦见天开数丈,又真人捧日而出,对日凝想良久,日精渐小,从天坠下,化为流星,如五色珠,飞至口边,玉女吞下后,从左肋下诞生一子,初降即能行九步,且步生莲花,左手指天,右手指地说:“天上天下,唯道独尊,我当开扬无上道法普度一切动植物众生,位登太极,无上神仙。”复趺坐李树下,指树说:“以此为吾姓”至六岁,自谓耳大,取名重耳。人门因其生而白首,而称为老子,又以其耳曼无轮,耳门三漏,化后缢为聃,所以又称老聃。太上老君手持太极神扇,象征三才定位,万物化生,阴阳分明,阳中又阴,阴中又阳,老子的诞辰为农历二月十五日。大多数道观中都有供奉。

孙思邈道教里有四大神医,他们分别是:战国初期医药家扁鹊,东汉末年医学家张仲景,东汉末年医学家华佗,唐代医学家孙思邈。在老君庙里供奉的是在道教里被称为药王的孙思邈,传说他是京兆华原(现在陕西省耀县)人,出生于隋开皇元年,活了102岁(也有说他活了141岁)。他是我国乃至世界历史上著名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历史上,被人们尊为“药王”。孙思邈7岁时开始就学,博闻强记,每天都能背诵上千字的文章,不到20岁,已成为善谈庄老及百家之说又兼通佛学经典的人。被称“圣童”。他一生大部分时间生活在山区,先隐居太白山学道、炼气、养形、究养生长寿之术。



后来又到终南山隐居,终身不仕。北宋崇宁二年(1120xx年)徽宗追封为妙应真人。孙思邈给后人留下许多医学理论与药方,被后世中医们誉为临床医学的百科全书,他的许多医药方法和理论被广泛流传,如公元620xx年写成的第一部医学著作《千金要方》,655年写成的《千金翼方》以及《摄生论》、《太清丹经要决》、《枕中方》等著作。他的医学著作集方广泛,内容丰富,对后世医学特别是方剂学发展椰油积极作用。


同时他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正确记载脚气病和治疗方法的人。他提倡用海藻治疗大脖子病,比国外早1220xx年左右。孙思邈不仅是一位多有建树的医药学家,而且还是一个炼丹专家。他在《丹经内优硫磺法》一书中,记述了把硫磺、硝石、皂角放在一起烧的硫磺伏火法,这是现存最早的
记录。火药的发明,孙思邈也是功不可没的。

玉皇顶道观中供奉玉皇大帝,玉皇大帝在人们心目中是最高天神天帝,也就是人们经常提到的“老天爷”。

亮宝台传说是太上老君展示宝贝的地方。有一年四月初八,各路神仙来景室听老君讲经,之后神仙们要求看看老君的震山之宝,老君上到峰顶拿出了阴阳扇、太极图、炼丹炉。三件宝物金光闪闪,绕老君飞旋三周落到老君手上,众仙赞不绝口。道观内供奉的是财神,财神分为武财神赵公明、关羽和文财神比干、范蠡。这里供奉的是武财神赵公明。

民间所供赵公明财神像皆顶盔披甲,着战袍,执鞭,黑面浓须,形象威猛。周围常画有聚宝盆、大元宝、宝珠、珊瑚之类,以加强财源福辏之效果。而姜子牙在《封神榜》里却是封赵公明为金龙如意正乙龙虎玄坛真君,率领招宝天尊、纳珍天尊、招财使者和利市仙宫等,统管人世间一切金银财宝。





以下为苹果P13拍摄:

老君山乃“仙”“灵”之山,是国家5A级景区,是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位于洛阳市栾川县东三公里处,面积6667公顷,是秦岭余脉八百里伏牛山主峰,海拔2200米,原名景室山,后因东周“收藏室之史”李耳到此归隐修炼而改名为老君山,沿用至今。

相传此地为道教始祖李耳归隐修炼之地,北魏时建庙纪念,唐贞观年间受皇封修建铁顶老君庙,老君山历代香火旺盛,被尊为道教圣地,天下名山。

老子为什么和老君山结下不解之缘呢?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谥号聃(dan),是我国古代思想家,楚国苦县历乡曲仁里(今河南省鹿邑县太清宫镇人)。生于公元前571年至公元前471年间,曾做周朝“守藏室之史”。

相传东周末年他看到朝廷腐败,不可挽回,于是就骑着青牛离开洛阳出函谷关,被关令尹喜挽留,遂在那里著《道德经》,之后就顺着虢国古道从灵宝、卢氏到栾川上景室山归隐修炼,一百六十岁时得道成仙。

后被尊为太上老君,而景室山也被唐太宗赐名老君山。老子留下的著作《道德经》是道家的经典著作,

老子的哲学思想和由他创立的道家学派,不但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发展做出了贡献,而且对我国两千年来思想文化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所以,老子不愧为一位古代伟大的思想家。

老君山到目前为止开发的主要景观是:龙吟阁,金顶太清冠,铁顶老君庙,舍身崖,枫林烟岚,幽谷蝉鸣,

云海是老君山的一大奇观,云海出现时,放眼望去,云遮千里、雾锁万峰,犹如站在碧波万顷的汪洋大海之中,翠峰隐现、似动若静,恰似千帆竞渡,百舸待发,在上晴下阴的云海奇观出现时,“海到天涯天为岸,山至极顶人为峰”甚是如梦如幻。



舍身崖,翘首而亡那古松摩云,危崖欲倾,确实雄伟壮观。每当日落之时,此处“余辉返照千山色,满山谷参差人画中“瑰丽的晚霞映着诡奇万状的险峰怪石,奇光异景,色彩缤纷,令人赞叹不已。

而且此地还有一个清幽的去处,人称“一洞五天”,置身洞中不仅可以看到钻天洞、舍身洞等,五个洞外的蓝天,而且可以看到栾川县城的远景。

前面就是石林景区,景区名字是“枫林烟岚”。老君山的石林属于海底山岩及火山沉积岩系,其地质术语为“花岗岩峰林”。

在近千亩的范围内有大小石峰三千多座,如刀劈斧削,鬼斧神工,神态各异,惟妙惟肖。

这些奇石奇峰中,最著名的是悟道峰。老君山植被茂盛,披绿挂红,雄伟壮观,多姿多彩。

老君山正顶,亮宝台、玉皇顶对峙,中留一门叫南天门,寓意甚高,门内平台,前建老君殿,后盖藏经楼,明清两代都叫老子楼。

而亮宝台传说是太上老君展示宝贝的地方。原建筑始建于北魏,历代重修,唐代尉(yu)迟敬德曾监工重修一次,明朝最为鼎盛,铁椽铁瓦、大铁钟、铜牛,一片金碧辉煌,20世纪50年代初期被毁坏,现在的庙宇是2004年重修的。


这是明万历十九年(即1519年)铸造的大铁钟,高1.5米,口径1.3米,厚3.7厘米,重2吨左右。钟围纹饰精美,字迹清晰可辨,上铸一圈正楷字“皇帝万岁,太子千秋,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十六个大字,苍劲有力,其小楷字因年代较远,被风雨侵蚀,难以辨识。

道教里有四大神医,他们分别是:战国初期医药家扁鹊,东汉末年医学家张仲景,东汉末年医学家华佗,唐代医学家孙思邈。在老君庙里供奉的是在道教里被称为“药王”的孙思邈,他是我国乃至世界历史上著名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
众人争先登金顶,不拜山神只拜仙!
前一篇:桃花源:癸卯兔年春,返京第三站
后一篇:广府古城:癸卯兔年春,返京第七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