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理解道德经第三十二章译文(删减版)

(2023-08-12 10:45:54)

第三十二章

弃道、弃理、弃法,违道、违理、违法、违度,失道、失理、失法、失度,纲纪废弛,朋党相为,结党营私,妄作非为,徇私枉法,营私舞弊,徇私舞弊,枉法营私,枉法徇私,所以“大道废,有仁义”。

轨:导轨;道,法则,法度;依循,遵循;比喻事物正常的规则、法度、秩序。智慧出轨,违道、违理、违法、违度,亡道、亡理、亡法、亡度、亡纪,脱道、亡理、弃法、失度、乱纪,文过饰非,讹言惑众,害人、败家、祸国、乱天下,所以“智慧出轨,有大伪”。

六亲理当和睦,倘若六亲不和,就提倡孝慈以敦劝六亲和睦,所以“六亲不和,有孝慈”。

天下皆知识之所以为是因为已经出现了与相互对立的;天下皆知识之所以是因为已经出现了与相互对立的“不善”。唐太宗诗曰:“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唐朝贞观年间,天可汗唐太宗虚怀若谷从谏如流,而魏征在谏诤上最为突出。魏征曾坦白:“陛下导臣使言,臣所以敢言。若陛下不受臣言,臣亦何敢犯龙鳞、触忌讳也!”魏征说:“臣幸能为陛下尽力,希望让臣成为良臣,不做忠臣。”唐太宗问:“忠臣和良臣有何差别?”魏征说:“像历史上的稷、契、皋陶就是良臣。夏朝的关龙逄、商朝的比干就是忠臣。所谓良臣,就是能给君主提出许多好建议,且被君主采纳,因而身得美名,与君共享尊贵荣誉,留名青史的大臣。所谓忠臣,虽然能给君主提出许多好建议,并勇于规劝君主,对君主忠心耿耿,但最后被君主杀戮,国家灭亡,只落个忠臣的空名。这就是二者的区别。”由此可知,“国家昏乱,有忠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