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三十五章
(2022-11-14 19:35:09)
第三十五章
人之生也友弱,其死也兼畺。草木之生也友弱,其死也枯槁。故友弱者,生之徒;兼畺者,死之徒。是以兵畺则灭,木畺则折。友弱处上,兼畺处下。
译文
人之生也,同弱;其死也,同殭。草木之生也,同弱;其死也,枯萎槁腐,殭化腐朽。所以,同弱者,是生的徒属;同殭者,是死的徒属。所以,军队殭化腐朽了就要覆灭,草木殭化腐朽了就要折了。同弱者,处于兴起过程的上升期;同殭者,处于衰亡过程的衰落期。
注释
友:(1)(会意。甲骨文字形,象顺着一个方向的两只手,表示以手相助。本义:朋友)
(2)同本义。
友,同志为友。——《说文》
君子以朋友讲习。——《易·兑》。疏:“同门曰朋,同志曰友。”
又如:挚友(亲密的朋友);友生(朋友)。
(3)同伴。如:学友(同学;学伴,学习的同伴);酒友(酒伴)。
(4)有;互相合作。友,有也,相保有也。——《释名》
(5)结交,与……为友。如:友结(结交);友直(与正直的人交朋友);友仁(与仁者交朋友)。
(6)给予帮助或支持。如:友助(帮助)。
(7)指有友好关系的。如:友人(有交情的人);友军(与自己部队协同作战的部队)。
兼畺:同畺,同僵,同殭。殭,同“僵”。
畺:僵,殭;僵化,殭化;僵死,殭死;毙。
毙:仆倒,倒下去;垮台;失败;引申为死;杀死。
僵化:变得僵硬,形容凝滞不动;指思想凝固不变。
僵死:比喻失去生命力;僵通“将”,意味着将要死去;僵而死;谓倒地死亡,亦指倒毙僵硬的尸体;死去的某时间段,身体僵硬。
1)(1)(会意。小篆字形,从又(手),从秝(lì)。字形象一手持两棵庄稼。本义:一手执两禾。引申为同时进行几桩事情或占有几样东西)
(2)同时具有或涉及几种事务或若干方面。
兼,并也。——《说文》
兼执之,以进。——《仪礼·聘礼》。注:“犹两也。”
又如:兼祧(一子兼作两房的后嗣。祧继承上代);兼资(与通;并有);兼署(官吏除本职外,又兼理其他职务);兼味(指两种以上的菜肴)。
(3)合并,由部分合成整体。
约从离衡,兼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之众。——贾谊《过秦论》
(4)并吞;兼并。
其兼天下不难矣。——《韩非子·亡征》
又如:兼畜(犹兼并,并吞)。
(5)重复;累积。重金兼紫,相继为藩辅。——《后汉书·宦者吕强传》
(6)同;连同。寒暑不兼时而至。——《韩非子·显学》
2)蹶:(1)(形声。字从足,从厥,厥亦声。“厥”意为“憋气休克”。“足”与“厥”联合起来表示“跌倒休克”。本义:跌倒休克。说明:《说文》释“蹶”为“僵”,这是对的。“僵”指“昏死”、“休克”。)
(2)同本义。
蹶,僵也。《说文》
又如:蹶角(额角叩地,表示恭敬诚恳);蹶踬(跌倒,颠仆);蹶躄(颠跌,奔波);蹶踣(颠仆,跌倒);蹶跌(跌倒)
(3)折损。
蹶上将军。——《史记·孙吴传》。索隐:“毙也。”
又如:蹶衂(衰败;损伤)。
(4)倒下,跌倒;受挫折,失败。如:一蹶不振(比喻受到挫折就再也振作不起来了)。
贪则多失,忿则多难,急则多蹶、夫审大小而图之,乌用贪?——明 冯梦龙 《东周列国志》
(5)竭尽,枯竭。
财产何得不蹶。——《汉书•食货志》引汉• 贾谊《论积贮疏》
枯槁:(草木)干枯,(草木)枯萎,枯萎槁腐,枯槁腐朽。枯萎:干枯萎缩;干枯萎谢。槁腐:枯朽。枯朽:枯槁腐朽,指枯槁腐朽之物。腐朽:木料等含有纤维的物质由于长时期的风吹、雨打或微生物的侵害而破坏;腐烂朽败;比喻思想陈腐、生活堕落或制度败坏。
徒:同一派系或信仰同一宗教的人;一类人,同一类或同一派别的人;门徒;党徒;徒党,徒属。
徒党:门徒;党羽。
徒属:门徒;部属;从属。从属:随从者;谓随从;依从;附属。
门徒:弟子;徒弟;宗门之信徒;学生;指徒弟或跟随者。
折:(1)(会意。甲骨文字形,右边是斧子(斤),左边是断开的“木”,意即斤砍断木。后来断木演变为“手”,意为用手拿斧弄断东西。本义:折断)
(2)摧。摧:折断;摧毁,破坏,毁坏;挫败;倒塌,崩裂;悲痛,哀伤。
(3)屈服;折服。如:折伏(制服,使屈服);折愧(折辱,侮辱);折意(忍性屈情)。
(4)摧。摧:折断;摧毁,破坏,毁坏;挫败;倒塌,崩裂;悲痛,哀伤。
(5)挫伤,挫折。
折北不救。——《汉书》。颜师古注:“折,挫也。”
又如:折食料(不敢当此厚遇而折了寿数);折草料(不敢承受厚遇,怕折寿)。
(6)损失;减损。
魏延左冲右突,不得脱身,折兵大半。——《三国演义》
又如:折除(减损);折福(折损福分);折损(损伤;损失);折消(消除)。
(7)夭折;死亡。如:折短(夭折);折摇(死亡)。
(8)毁坏。如:折堕(折磨;毁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