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四十章
(2022-09-19 23:45:07)第四十章
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谓早服道;早服道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國;有國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氐,长生久视之道。
译文
统治人民、奉事大道,没有比啬更好的了。因为啬,是说早服道(学道,习道;潜心修道;受道;承道;信服大道,遵守大道,遵从大道,顺从大道,服从大道,顺服大道;事道;从事于道;得道;以道;实行大道,施行大道;适道,顺应大道,适应大道);早服道,称之为厚积德;厚积德则没有什么克服不了的,没有什么克服不了的则不知其极限;莫之其极的(惟道的)聖人可以得國而有(取得,获得,占有)天下;大道为天下母,道是本元(本原、本源、始基),道是大本,人民是国家根基,得道得人得天下,循道循理循法顺民可以长治久安;是说深根固本顺从大道,为长生久视(生命久长、长久视朝听政、天下长治久安)的法则。
治:(1) (形声。从水,台声。本义:水名。引申义:治水;整治;修治)
(2)
同引申义。
事天:奉事大道。
天:代指大道,此处是借天言道。
奉事:侍候,侍奉;信奉,供奉。信奉:信仰崇奉;相信并奉行。
事:(1)侍奉;供奉。如:事君;事师;事奉(供奉;侍奉);事上(事奉尊长)。
(2)做,从事。如:事本(从事本业);事力(从事体力劳动);事行(做事;行事)。
(3)使用;役使。如:事役(劳役);事智(运用智慧);事用(使用;应用)。
(4)奉行。今管仲不务尊主明法,而事增宠益爵。——《韩非子》
(5)任用,是在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不能以尚贤事能为政也。——《墨子》
啬:(1)(会意。甲骨文字形,象粮食收入谷仓形。小篆从来回,“来”是小麦,“回”( lng)是仓库。本义:收获谷物)
(2)同本义。
主先啬而祭司啬也。——《礼记·郊特牲礼》。疏:“种曰稼,敛曰啬。”
啬黍。——《仪礼·少牢礼》。注:“收敛曰啬。”
服田力啬。——《汉书·成帝纪》
又如:啬事(农事);啬夫(农夫,同穑夫,穑人);啬黍(收获的黍稷)。
(3)爱惜。
凡事之本,必先治身,啬其大宝。——《吕氏春秋·先己》
又如:啬神(爱惜精神);啬气(爱惜保养元气);啬养(犹保养)。
(4)节省;节俭。
少费谓之啬。——《韩非子·解老》
又如:啬夫(俭省节用的人)。
(5)早服;已经从事于道、为道、服道、得道、适道、遵守大道、遵从大道、顺从大道(顺从自然法则)、服从大道(服从自然法则)、服行大道、遵行大道、施行大道、实行大道、顺应大道、顺应自然、适应自然。
早:(1)(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日”,下面是“甲”。“甲”的最早写法象“十”,指皮开裂,或东西破裂。“早”即天将破晓,太阳冲破黑暗而裂开涌出之意。本义:早晨)
(2)本来;已经。
媳妇儿守寡又早三个年头,服孝将除了也。——关汉卿《窦娥冤》
又如:早来(本是;已经);早为(已是)。
(3)幸亏,幸而。如:早则(幸而;早该;早已)。
(4)比一定的时间靠前。
晨往,寝门辟矣,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左传•宣公二年》
(5)提前,提早。提前:提早;事提早发生;在预定的时间之前;指预计发生的事情在预计时间段之前提早发生。提早:提前;比通常、计划、预料的时间要早。
(6)趁早,及早,赶早。赶早:趁早,及早。及早:趁早、赶早。趁早:赶早,及早,及时;事物发展的提前量,尽可能早地,指抓紧时机或提前(采取行动)。
服理:服从道理,服从道法;服道,服法;服从法则;服从法律。
服法:服从法则,服从规律;服从法律;服从法令。
潜心:专心;用心专一。
修道:犹行道,谓实践合道的准则或思想;指学习﹑实行道教教义;遵行大道,遵循道法,知道守法遵循规律,守道依法遵循规律,知行合道。
服:(1)(会意。古文从舟,兼做声符。本义:舟两旁的夹木)
(2)服从,顺服,顺从。
敌已服矣。——《吕氏春秋·论威》
当舜之时,有苗不服。——《韩非子·五蠹》
又如:服听(服从听命);服低(屈服;低头);服属(顺从归属)。
(3)佩服;信服;使信服;使顺从。
毛遂比至楚,与十九人议论,十九人皆服。——《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又如:以理服人(用道理来说服人);心服(衷心信服);悦服(从心里佩服);服众(使众人心服);服善(佩服、顺从别人的长处)。
(4)以;用,任用,使用。
謇吾法夫前脩兮,非世俗之所服。——《离骚》
诸侯御荼,大夫服笏。——《荀子·大略》
子弟犹归器,衣服裘衾车马,则必献其上,而后敢服用其次也。——《礼记·内则》
(5)从事;致力。
如:服田(从事耕作,种田);服官(做官);服贾(从商,作买卖);服劳(服事效劳);服休(侍侯帝王宴息的近臣)。
(6)事,事情。
不学杂服,不能安礼。——《礼记·学记》
(7)饮用或食用(药物)。
即作汤二升,先服一升。——《三国志·方伎传》
又如:服饵(服食丹药);服鸩(饮毒酒自杀);服食(服用饮食之物)。
(8)担任;承当。
若农服田力穑。——《书·盘庚上》
又如:服劳(服事效劳);服职(供职)。
(9)招认,承认,肯定,认可。
于是傅付许狱,考验首服。——《三国志·方伎传》
又如:服过(承认自己的过错);服辩(认罪供状);服词(承认罪责之词)。
(10)穿着。
朝服衣冠,窥镜。——《战国策·齐策》
又如:服冕(穿着冕服)。
(11)佩带。
服太阿之剑。——李斯《谏逐客书》
又如:服玉(佩玉);服剑(随身佩带的宝剑)。
(12)铭记,思念,怀念。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诗经·周南·关雎》
又如:服膺(铭记在心)。
(13)习,学习。如:服道(学道,习道)。
(14)得。
明者固能察极,知人之所不能知,服人之所不能得。——马王堆 汉墓帛书《道原》
(15)承,受,承受。如:服道(承道,受道);服更(承受;接受)。
(16)遵从;遵守 。
如:服习(遵循习尚);服善(遵行善道);服礼(遵行礼法);服度(遵守法度)。
(17)执,持,执持。如:服道(执道,持道)。
(18)实行;施行。
此古服道致士之法也。——《战国策·燕策一》
又如:服行(施行,实行)。
(19)习惯;适应;使习惯于。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楚辞·屈原·九章·橘颂》
又如:不服水土(不能适应某一地区的气候、饮食等。水土:指某地的饮水、气候、环境等)。
(20)制度。《左传·襄公三十年》:“子产使都鄙有章,上下有服。”
(21)服,本义指降服、使顺从。由本义出发,“服”字又可引申为顺从、服从、佩服、信服、从事、致力、担任、使用、适应等义。由使用、适应引申,“服”还被用为饮用或吞服药物等。另外,“服”又指衣服,这实际上是由“服侍”之义假借而来的。
无不克:没有什么不能胜任或克服不了的。
克:(1)(象形。甲骨文字形,下面象肩形。整个字形,象人肩物之形。本义:胜任) (2)克服。克服:用意志和力量去战胜;制伏。
极:(1)(形声。从木,亟声。本义:房屋的正梁)(2) 尽头,极限。
母:大,道,大道;母法,大法,道法,自然法。道者,天下母也。
深根固氐:深固根本;从事于道,为道,是道,惟道,守道,循道,遵道,奉道;重积德,厚积德;循道循理循法顺人民,得道,得人,得民,得人心,得民心;植根基层,扎根基层,得到人民拥护。得道:德;知道,遵道,守道,顺道,从道,事道,奉道,惟道,为道,是道;知法,遵法,守法,奉法,惟法,是法。得人:谓得到德才兼备的人,亦谓用人得当;谓得人心,谓得民心。得民:谓得人心,谓得民心。民:人民;泛指人;民间的;黎民百姓,庶民百姓,平民百姓;民众。人民是基本,人民是根基。根是道;根是人民!根:本原,事物的本原;根由,根据,依据;根本,作为根本;根基;物体的下部,基部;根器;延续后代的子孙。
植根:扎根;比喻深入到人或事物中去,打下基础。扎根:指植物根系向土壤里生长;比喻深入到人或事物中去打下基础。
1)根:(1)(形声。从木,艮(gèn)声。本义:草木之根)
(2)植物生长于土中或水中吸收营养的部分。
根,木株也。——《说文》
蔓根为根,直根为柢。——《说文通训定声》
根深,则视久。——《韩非子·解老》
是谓深根、固柢。——《老子》
又如:根荄(根。荄:草根;又指根本,根源);根茇(植物的根部);根柢(草木的根);根垓(根核。植物的根;植根)。
(3)事物的本源;根本,作为根本;根据,依据;根由。
根,始也。——《广雅·释诂一》
根者,书之所谓柢也。——《韩非子·解老》
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淮南子·原道》
(4)物体的下部,基部。
满庭田地湿,荠叶生墙根。——唐• 白居易《早春》
(5)根基。根基:基础;底细,缘由;道根,根性。
(6)根器。
群生根器,各各不同,唯最上乘,摄而归一。——唐·李华《润州鹤林寺故径山大师碑铭》
又如:根下(物体的根基附近)。
(7)延续后代的子孙。如:根嗣(长子);根谱(犹族史);根祖(祖宗)。
2)氐:根本。
氐,本也。——《说文》。
氐,柢也。——《广雅·释言》
固其氐也。——《太玄卷六坚》。注:“氐,本根也。”
长生:生命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