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专家说石头内有石英就不是陨石?
(2020-03-31 11:29:28)看看石英的分类,你也许就明白了!
石英,无机矿物质,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常含有少量杂质成分如Al2O3、CaO、MgO等,为半透明或不透明的晶体,一般乳白色,质地坚硬。石英是一种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均十分稳定的矿产资源,晶体属三方晶系的氧化物矿物,即低温石英(a-石英),是石英族矿物中分布最广的一个矿物种。广义的石英还包括高温石英(b-石英)。一般与长石,辉石共曾。相对密度为2.65。
陨石石英
斯石英是石英更致密的高压相多型体,密度为4.35g/cm3,八面体配位,具有金红石结构,空间群P42/mnm。由共用边八面体链组成,形成通道平行于c轴,d=0.206nm。斯石英易受冲击热效应破坏,保存量很少,故在镜下通常不易辨别,只能用X射线来鉴别,有5~12条谱线。斯石英可作为鉴别撞击坑的可靠标志。
斯石英又名超石英、重石英,是一种超硬超重的二氧化硅同质多形体。它属于四方晶系。在超硬材料氧化亚硼被发现之前,它曾经长期被认为是已知最硬的氧化物。在常温常压下,斯石英处于亚稳定态,会缓慢地发生相变,转变为普通石英;但是该相变是如此缓慢,以至于其迄今还没有被观察到。斯石英首先由苏联高压物理学家斯提肖夫(Sergey M. Stishov)于1961年人工合成。斯石英也因斯提肖夫而得名。天然的斯石英由美籍华裔地质学家赵景德(Edward C. T. Chao)于1962年在美国亚利桑那州的一处陨石撞击坑中发现。
柯石英:
柯石英是石英在几万巴(1巴=10的5次方帕)的超高压变质作用下形成的,通常要在地下80公里左右地层中才达到这种高压。它和橄榄岩通常都是上地幔的岩石产物。自然产出的柯石英,晶粒大小在5-50μ,1953年人工合成柯石英,晶体与石膏相似,它是从35千巴压力,500-800的SiO2熔融体中晶出。1960年,柯石英首次在美国阿利桑那陨石坑中发现,在德国、阿拉伯的陨石坑中也有发现,形成于冲击变质作用有关。
超石英是一种更为致密的石英变体,密度为4.28,具金红石型结构,为一轴晶,是高于1.151010Pa的压力下形成的。二者都是准稳定态的结晶物,只有在较早期的撞击岩中才能找到。柯石英为高折射率的透明矿物,往往与冲击成因的玻璃质(击变玻璃)共生在一起,超石英(斯石英)近于不透明。二者都需要采用X-射线衍射技术才能确定。陨石石英比玻璃重,可以不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