陨石被分类是从何时开始?分类的意义在哪里?

陨石究竟是何时开始出现《陨石学》这种科普学说呢?下面我简单的告诉大家。《陨石学》的鼻祖是一名徳国医生,Ernst Chladni先生于1794年出版了关于陨石的首部著作,后来,经过很多地质学方面,矿物学方面,天文学方面的科学家们的完善工作,才逐步形成了今天的《陨石学》。这部著作收集了组成行星物质的大量原始数据,参照发现的四万多块公认陨石标本的物质构成样本的数据,最终在1796年完善而形成了今天全世界公认的陨石分类和陨石鉴定标准。
《陨石学》中陨石专业分类,有已分异的陨石与未分异球粒陨石,一共两个大类。然后依据其分异程度,与来源母体的差异程度,又细分为子类与子群。我们可以在国际陨石学会官方网站,见到公布的陨石分类,一共是65个不同的陨石群。各国权威机构,如果要鉴定一枚陨石,正是根据陨石所含有的多种矿物的同位素化学元素,结合上述65个群,而进行甄别,这样做基本上是很有科学性的,也是今天在世界上所公认的陨石鉴定标准。
以上所述,是从专业的角来讲陨石分类,在今天人们一般将陨石分为三大类。石陨石(组分主要是硅酸盐矿物成份及末知元素)、铁陨石(铁镍金属矿物成份及未知元素)和石铁陨石(铁镍金属矿物和硅酸盐矿物的混合成份及未知元素)。石陨石中有球粒陨石(chondrite)和无球粒陨石(achondrite)两大类。石铁陨石中有中铁陨石和橄榄陨铁两类。其实这样分类也是根据陨石所分的65个群,依据陨石所含成分的多少而进行的类别区分。使学者觉得没有那样繁杂,更加简洁明了。
陨石的分类是很有意义的,方便于陨石归类,更能统一专业属语,只有这样才会形成规矩或习惯,我们要说明事物的特征,从单方面是说不清楚的,往往是根据类别、性质、成因等属性的异同,把事物分成若干类,然后依照类别逐一加以说明才更明白。这就是分类别的意义与目的。
开
我国已知陨石的初步统计
卞德培 【摘要】:正 在我们伟大祖国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辽阔土地上,曾经陨落过成千上万次陨石。但在解放前的漫长岁月中,在历代剥削阶级的反动统治下,陨石这种珍贵的天体标本只是被用作欺骗和压迫人民的工具和手段。陨石学和其他许多学科一样,处于窒息的状态。陨石的搜集、保存、研究等工作一直无人过问。 散见于我国史籍中的陨石记载是十分丰富的,但到解放前夕,我国历史上的真正陨石绝大部分都已散失,去向不明,倖存的真是寥若晨星,诚属可惜。 建国以来,党和人民非常重视陨石工作。各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博物馆、天文馆等也
【作者单位】: 北京天文馆
陨石分类研究进展及其地学意义
【摘要】:近 40年来陨石分类学经历了 3个发展阶段 :6 0~ 70年代 ,由根据陨石的矿物结构的分类方法发展为球粒陨石的化学—岩石学分类法和铁陨石的化学群分类法 ;70~ 80年代 ,提出了分异型陨石和未分异型陨石的概念。球粒陨石被认为是未分异型陨石 ,而其它陨石 (铁陨石、石铁陨石和无球粒陨石 )大多被划入分异型陨石 ;80~ 90年代以来 ,陨石氧同位素组成成为了陨石成因分类的一个主要依据 ,使陨石分类学进入了一个新的成因分类阶段。作者对 80~ 90年代以来新确立的 R群、K小群、CR群和 CK群球粒陨石 ,以及根据氧同位素划分出的原始型无球粒陨石系列 :A-L无球粒陨石、Winonaites无球粒陨石和 Brachinites无球粒陨石进行了介绍。笔者对陨石研究和陨石分类学的发展在估算地球整体成分 ,探讨地球成因和早期演化历史方面的重要意义进行了说明 ,并建议地球科学家应对陨石学和陨石分类的发展现状给以关注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贵州贵阳 550002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贵州贵阳 550002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贵州贵阳 550002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 ( 10 0 32 0 40 )
【分类号】:P185.83
新近降落的鄄城球粒陨石
【摘要】:根据新近降落的鄄城球粒陨石的岩石学和矿物学特征 ,Fa 19.2 ,δFa0 .4 6 ,Fs 16 .9,δFs0 .4 ,将其划分为H5(S2 )球粒陨石 .鄄城球粒陨石中斜长石富集CaO组分 ,可能与其母体经历了更高的热变质温度有关 .
【作者单位】: 广州师范学院化学系!广州510400;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广州510640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州510640 山东省荷泽地区地震局!荷泽274026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 :4 9772 0 98)部分资助项目
【分类号】:P185.83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