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石头为什么会有不同的颜色?如何利用颜色辨认石头?

(2018-09-20 21:36:05)

我们注意到丹霞地貌是红色的岩石,多数的灵壁石是灰色的,而腊石以黄色为主,翡翠却呈现出温暖润泽的翠绿。石头为什么会有不同的颜色?如何利用颜色辨认石头?颜色不同是成分比例不同呢还是种类的不同造成的?
对可见光选择性吸收是物体呈现颜色的主要原因。不同颜色的光波,一般用不同波长来表示,以纳米(nm)为单位,1m =109nm。可见光波波长约在390一760nm之间,其间波长由长至短依次显示红、橙、黄、绿、青、蓝、紫等色。它们的混合色就是白色。
当岩石受白光照射时,便对光产生吸收、透射和反射等各种光学现象。如果岩石对光全部吸收时,矿物呈黑色;如果对白光中所有波长的色光均匀吸收,则矿物呈灰色;基本上都不吸收则为无色或白色。如果岩石只选择吸收某些波长的色光,而透过或反射出另一些色光,则矿物就呈现颜色。此外,由于光波多次反射、散射、干涉等物理光学作用,亦能影响岩石的呈色。
矿石有哪几种颜色

石头具有颜色分为几种情况:
岩石的颜色取决与组成岩石的矿物本身固有的颜色,称为自色,它与矿物本身的化学成分和内部结构有关,构成矿物的色素离子、晶体构造以及电子跃迁、色心等因素,致使岩石选择性地吸收一定波长的光波,余下的互补色光构成矿物的本色。而岩石最终反应的的颜色是对白光中不同波长的光波吸收的结果。如果是对各种波长的光波普遍而均匀地吸收,则随吸收程度不同而呈现黑、灰、白等色。如对各种波长的光波有选择性的吸收,则呈现各种较鲜艳的颜色。

在矿物学中,传统上将矿物的颜色分为三类。
(1)自色:在成因上与矿物本上的固有化学成分直接有关的颜色。例如赤铁矿(即铁锈的同种成分)的樱红色,孔雀石的翠绿色等。对于一种矿物来说,自色是相当固定而且具有特征性的。引起自色的原因是矿物内某种元素的某种电子跃迁过程引起的。其中有复杂的物理及化学过程,将这些能够引起呈色的离子称为色素离子,以二价和三价的铁离子最为常见。
(2)他色:由非矿物本身固有的因素所引起的颜色。他色可以是由于微量的杂质元素进入矿物晶格中而产生的,例如红宝石的红色,就是由于有微量的三价铬替换了刚玉(三氧化二铝)中的三价铝而引起;他色也可以因矿物中含有染色杂质的细微机械混入物而产生的。对于一种矿物来说,他色将随所含杂质组分的不同而变化。此外,当矿物晶格中存在某种晶格缺陷时,也会引起他色,例如紫水晶的紫色。
(3)假色:由于光的干涉、衍射等物理光学过程所引起的呈色。矿物中常见的假色有以下几种。
1)锖色:指某些硫化物矿物表面上由于氧化薄膜所引起的不同矿物自色的呈色。斑铜矿(也可以是日常常见的铜制品)氧化表面上呈现的蓝紫斑驳的彩色即是一种常见的锖色。锖色是由于在氧化薄膜两侧的界面上所反射的两束反射光相互干涉后所造成的。
2)晕色:指在无色透明的矿物晶体内部,沿裂隙面所呈现的相似于彩虹般的彩色晕色中不同的色彩一般都成带状分布,并严格地按一定的色序排列,相同于水面上汽油薄膜所表现的颜色。它们在白云母、透石膏等具有完全解理的无色透明晶体中常见。晕色是由在尖劈状裂隙面两侧的界面上所反射的两束反射光相互干涉后所产生的。
3)变彩:指矿物中不均匀分布的蓝、绿、黄、红等随观察角度而闪烁变换或徐徐变化的彩色。贵蛋白石和某些拉长石是具有变彩的典型矿物。变彩是由于在矿物内部存在着于可见光波长属于同一数量级的某种周期性结构,导致不同色光的衍射而形成的。
4)乳光:也称为蛋白光,指矿物中一种类似于蛋清般带柔和淡蓝色调的乳白色。它是由于矿物内部含有许多远比可见光波长要小的其他矿物或胶体微粒,对入射的白光发生漫反射所造成的。在月长石和乳蛋白石中均可见到此种乳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