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当初的地球会没氧气?为何要等到蓝藻的出现才有了氧气?


为什么当初的地球会没氧气?宇宙大爆炸后不是都产生了氧元素吗?为何要等到蓝藻的出现才有了氧气?
那是因为地球刚形成的时期温度非常高,在高温下,如果存在单质氧气会很容易和其他元素形成氧化物,所以在地球刚形成的那一阶段氧元素主要以氧化物的形式存在在地球上,因此地球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后来地球的温度逐渐降低,一般认为,在太古代晚期,已有厌氧性菌类和低等的蓝藻生存,这些藻类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可以制造氧,大气中的氧气才逐渐增加。大致在元古代晚期到古生代初的初寒武纪,高空大气形成臭氧层,屏蔽了致命的太阳紫外辐射,地球上的生物快速发展,大气中的氧含量急增。到了新生代,大气的成分已基本上和现在大气相近了。
以前许多科学家认为,由于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生物突然进化而导致了“大氧化事件”的发生。但这项新的研究认为,能够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生物进化过程远早于“大氧化事件”发生;地球大气中氧气的产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而非突发事件。相关文章发表在本周出版的《科学》杂志上。 美加科学家对25亿年前的岩石进行了化学分析研究。此水成岩取自澳大利亚西部地下深处,在25亿年前形成,岩石中所含材料许多年来没有与大气接触。而且水成岩能够在其内部保存岩石形成时发生的氧化和其他化学反应的证据。科学家依靠岩石样品中的铼元素,精确地计算出了岩石的沉积时间。铼只有在氧气存在的情况下才可能在岩石中积聚,而且铼是放射性元素,可以用来精确地确定时间。 科学家认为,使这个水成岩样品氧化的氧气,是产生于当时生存于地球上的简单生物的光合作用,一种水生细菌,又称作蓝绿藻。 参加研究工作的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地理学家罗伯特克里西尔表示,他们的研究证明,可产生氧气的生物在“大氧化事件”之前数亿年前就已经存在。他推测也许在此之后达到了一个临界点,导致了“大氧化事件”产生。 氧气现在在地球大气中占21%%。地球目前已存在了45亿年,而在地球存在的前半期,并没有氧气存在,氧只以元素的状态存在于水或岩石中。之后,氧气才开始出现在大气和海洋中,但在大气中的含量仍不足1%%。
前一篇:哪些元素组成了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