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善待孩子的“第一次”

(2023-11-22 10:54:22)
标签:

转载

善待孩子的“第一次”

家教故事:案例一,一位老师问一个学生:“昨天学校组织同学们郊游,大家都提前到校了。你的早餐是谁做的?”学生回答:“我第一次烧菜时,不小心把菜烧糊了。以后妈妈再也不许我自己做饭了。”

案例二,一天晚上,甜甜的妈妈下班回家,甜甜马上端出饭菜,兴奋地告诉妈妈,这是她第一次下厨,并满怀期待地让妈妈给 个分。妈妈拿起筷子尝了一口菜,马上吐了出来。当时她又累又饿,脱口而出的就是不耐烦的指责:你当盐不要钱呀,这么咸怎么吃呀!不会做就别瞎折腾,浪费粮食!”结果女儿深受打击,从那以后再也没有主动为妈妈做过任何事情。

由上面两个案例笔者想到孩子的许多其他“第一次”:第一次洗衣服湿了地板,第一次钉纽扣扎伤了手,第一次拆卸家里的小闹钟弄坏了零件……“第一次”失败了,就被家长剥夺继续尝试的机会,这是许多家长的共同经历。

家教分析:其实,人的学习过程,大半是动手实践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成功与失败是相伴而生的。“第一次”成功了,固然可能培养起孩子的某种兴趣和爱好,而“第一次”失败了如果给他继续尝试的机会,也可培养孩子探索、求新的创造意识,追求成功和完美进取的精神。这是父母给予孩子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善待孩子第一次的意义不仅仅如此,还有更深的更重要的心理学原因。

心理学家做过这样的实验:给被试者提供一系列毫无关联的字词,然后让他们尽可能多地去回忆。结果表明,这些被试者更容易回忆起开始部分跟末尾部分的字词,而对中间部分的记忆却比较模糊。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为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首因是指一个人对事物最初的印象,它会对人的认知活动产生强烈的影响。人们受到首因效应的影响会形成一个特性,就是对任何堪称第一的事物有着天然的好奇心、兴趣和印象。如果家长能对孩子的“第一次”不失时机、满腔热情、耐心科学地关注和引导,对孩子以后的学习成长具有重要的基础意义。

家教启示故事善待孩子的“第一次”》的中心思想就是提醒广大家长弄清善待孩子的“第一次”的作用和意义。家长只有知道了为什么要善待孩子的第一次的作用和意义,才能自觉善待孩子的“第一次”。现实中,和案例一、二类似,不知道也不会善待孩子的“第一次”的家长,对善待孩子“第一次”的作用和意义一无所知的家长,孩子“第一次”有失误就严厉指责的家长,都不在少数。孩子主动干力所能及的事情是他们与生俱来的好奇心,请家长善待孩子的“第一次”,“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具体怎样善待孩子成功或失败的“第一次”。首先是要重视,既不能对孩子的“第一次”视而不见,也不能搪塞敷衍,更不能因“第一次”失误讽刺、挖苦、指责、取消再次尝试的机会。其次,如何善待孩子成功的第一次,要注重成功的细节过程分析,充分肯定成功的做法和付出的努力,并指出成功在于努力,以后只要努力就能成功。避免出现说孩子“聪明”之类的不适表扬。为了显示家长的重视,要给孩子一点仪式感,比如用拍照和文字记录下来“第一次”成功的珍贵细节和时间、地点、见证人等,存入《“第一次”档案》,留作永久纪念。再其次,善待孩子的“第一次”失败,家长要认识到失败是一个学习成长的好机会,要牢牢地抓住这个机会,不能像故事善待孩子的“第一次”》中的家长那样:“我第一次烧菜时,不小心把菜烧糊了。以后妈妈再也不许我自己做饭了。”而要帮助孩子接受挫折,赞赏孩子:“能亲自下手做饭就是一个了不起的事情。”一定要特别注意肯定孩子积极尝试的精神,帮助孩子寻找失误中的积极因素和失误原因,吸取教训,不要忘记给孩子做必要的指导,做好准备,让孩子满怀信心地迎接下一次机会。当然,为了显示家长对孩子的重视和信任,也要要给孩子一点仪式感,比如用拍照和文字记录下来孩子“第一次”从失误走向成功的珍贵细节和时间、地点、见证人等,存入《“第一次”档案》,留作永久纪念。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