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整本书阅读到群书阅读———李艳博

(2020-06-22 16:54:46)
标签:

教育

分类: 教学随笔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选书到导读

阅读很重要,这是毋庸置疑的。到了一年级才开始阅读启蒙,为时已晚。

朗读手册》里有一句话:“你读得越多,理解力就越好:理解力越好,就越喜欢读,就读得越多。你读得越多,你知道的越多;你知道的越多,你就越聪明。

我一直坚定地认为“最远的路是最近的归途”,背景知识越丰富,理解能力越强。背景知识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生活的阅历,走过的路,看过的风景,遇到的人,经历的事;二是阅读的经验,读到自己熟悉的东西,或者听别人讲到自己了解的事物,往往会会心一笑。有些孩子,在听故事时,无法将文字切换成画面,想象突然中断,就极其容易走神。

“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全日制义
教育语文课程(修订稿)》里的这段话,大家耳熟能详。

曹文轩老师也曾经说过:一个孩子必须阅读规模较大的作品,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是如此。因为,大規模的作品,在结构方式上,是与短篇作品很不一样的。短篇作品培养的是一种精巧和单纯的思维方式,而长篇作品
培养的是一种宏阔、复杂的思维方式。

如何选择班级共读的书籍呢?除了学校或区域规定的必读书目外,也要有“自选动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选择:
1.符合孩子年龄特点的书(有时候阅读能力与年龄并不成正比);尽可能关照每一个个体,竭尽所能帮助其找到真正能打动他们的生命之书。

2。有助于提升阅读品位、阅读能力的书。师生共读的书,尤其是教师朗读给孩子听的书,可以稍微高于孩子的阅读水平

3.有助于吸纳语言的书。

4.教师自己喜欢的书。从喜欢出发,慢慢跳出自己的阅读舒适区,去挑战、探索未知领域,拓宽阅读视野和格局

关于选书,还可以参考刘绪源老师的《儿童阅读的三大母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