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学三年级作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的研究报告

(2018-12-19 13:43:34)

小学三年级作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的研究报告

麻子街小学课题组 杨峰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字、词、句、篇、听、说、读、写等能力的综合体现。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 三年级是作文的起步阶段,学生刚刚迈入写作的门槛,而作文的要求又比低年级的写话高出一个层次,很多学生心理上对作文产生畏惧心理,感觉无从入手;实际习作中作文中该怎么写却不知方法,感觉无法下手。学生怕写作文是一个普遍存在又急需解决的的问题。我们语文课题组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经过反复研究和讨论,提出了“提高小学三年级起步作文有效性的研究”的课题。

一、理论依据

新课标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多角度地开展学生习作,能有效地打通阅读与作文的壁垒,通过激发兴趣,降低难度,化整为零,全方位地开展学生书面语表达能力训练,将书面表达能力的训练渗透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在情趣相融的氛围下不知不觉地形成较强的书面语表达能力。

二、研究内容

新课标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多角度地开展学生习作,能有效地打通阅读与作文的壁垒,通过激发兴趣,降低难度,化整为零,全方位地开展学生书面语表达能力训练,将书面表达能力的训练渗透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在情趣相融的氛围下不知不觉地形成较强的书面语表达能力。

三、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方法:调查法、经验总结法、观察法、个案研究法等进行系统研究。

()调查问卷法。通过座谈、问卷,了解学生写作的能力及课题开展前后学生写作情况的调查。

()经验总结法。及时对课题开展进行阶段性总结;撰写教学案例及相关论文的编写等。

本课题还可以通过家长反馈、学生总结情况,来了解学生对语文习作能力的状况。

四、研究过程与步骤(本课题的研究方法、实施步骤、时间安排以及研究措施等)

本课题从20183月到201812月,历时一年,共分为三个阶段。

 ()前期准备阶段(201831日——2018430)

主要工作:草拟研究方案。方案是研究的蓝图,直接关系课题研究的成败,首先,我们明确研究的目的内容,确定研究项目,选定了研究方法,计划课题研究的步骤。

 ()课题研究实施阶段(201851日——20181031)

主要工作:制定、修改完善研究方案,制定管理系统,进行研究,对全过程进行记录、收集处理有关资料,形成了阶段报告和论文。

具体实施措施:

1.以语文课堂教学作为平台——进行有效习作练习。

1)读写结合、尝试运用——仿写

现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的课文大多文质兼美,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把最精彩的句子或段落积累起来,让学生反复诵读,在品味好词佳句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开展小练笔,仿写“佳句”,从中体味到作者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的匠心所在,悟出表达方法的真谛,这将使学生终身受益。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2)拓展情节、填补空白——扩写

看课文插图开展“小练笔”。课文插图具有形象性、直观性、趣味性。小学新课标语文教材中,许多课文配有插图。这种图文并茂的编排,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巧看课文插图开展“小练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用课文特殊标点开展“小练笔”。小学语文教材向学生提供了开放、主动思维的空间,给学生的想象留有充分的余地。教师可以巧用文中的某些特殊的标点符号让学生开展“小练笔”。

抓文本关键词开展“小练笔”。学生在阅读文本时,教师若能引导学生巧抓关键词语开展“小练笔”,让学生展开想象,将会触发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

读文本“佳句”后开展“小练笔”。小学课文有许多“佳句”,教师若能让小学反复朗读后,启发学生奇思妙想开展“小练笔”,就有助于培养小学的发散思维。

做课文“思考练习”开展“小练笔”。小学语文教材一部分课文后的“思考练习”中有学生“小练笔”项目,教师引导学生做好“小练笔”,有利于深入理解文本,加强读写结合,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3)立足原作、删繁就简——缩写

文本缩写就是把长文章压缩,写成短文章,要求保留原文的主要梗概,但不能改变原文的主要意思。

(4).根据材料、合理构思——改写

即以课文内容为基础,可以转换体裁,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再创造的“小练笔”。

(5)创设情境、展开想象——续写

有些文章所写的事情虽然完结了,但事态还可继续或有新的发展。课堂上可以让学生以原文的终点为续写的起点,展开联想,构思新情节。

2.以学生生活为基础——进行有效习作练习

“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作成什么文字。”这是叶圣陶先生的话。他十分明确的说明了作文与生活的关系——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教师为了丰富学生的生活,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活动,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天地中去丰富作文内容,让学生在生活中去尝试,去实践,让他们体验生活,观察事物,搜集材料,力争写出真实、自然、清新的文章。如鼓励学生游览公园,参加劳动,动手做一次实验……捕捉住身边的每一次活动。活动后,及时练笔。

 ()总结阶段(2018111日——20181231)

主要工作:材料整理归类、归档,形成总结报告,撰写经验论文,进行结题验收。注重激发学生的热情,用校刊等多种形式激励学生不断创新。珍惜学生探究的成果,建议学生以各种形式加以整理、保存。如手抄报、小论文、调查报告等。课内外结合、学科间结合,将探究伸向广阔的生活课堂。鼓励学生将自己的小练笔向校园周报投稿。

五、预期成果(即该研究所期望达到的目标和要求)

(一)老师的实践心得论文。

(二)学生的优秀习作展示。

(三)撰写《小学三年级作文有效性的研究》阶段性总结。

(四)撰写《小学三年级作文有效性的研究》结题报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