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有效评价
(2018-07-19 19:53:36)
标签:
教育 |
分类: 教育教研 |
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有效评价
旬阳县第三幼儿园
一、教学评价的功能:
1.学校管理:教学评价是促进保教质量的有效手段,促进园所发展的根本要素,因此要做好教学评价是学校管理的核心。
通过教学评价:
1.了解教师的“教育观”、“儿童观”
2.诊断教师专业发展中的障碍,进行专业指导。
3.分析幼儿发展中的“缺失”、问题,提出建议。
二、评价的概念
三、评价内容分为两大部分:
(一)评价幼儿是否“快乐地学”:强调“主动学习”
1.评价幼儿是否“快乐地学”
评价指标:
情绪情感----积极愉快自然,主动参与活动。(课堂氛围)
认知经验----前期知识经验丰富,获得适宜新经验。(学习新知识)
各种能力----思维活跃灵活表现出良好的学习能力。(观察、记忆、思维、表达、合作等)(学习品质)
学习方式----学习方式多样适宜,满足差异需求。
思考1:幼儿有哪些学习方式?
健康领域:动作模仿
语言领域:阅读查询
科学领域: 实验探索
艺术领域:艺术表现
社会领域:合作分享
思考2:幼儿的学习方式需要关注哪些?
1.学习方式是否灵活多样。(例如:在科学活动中幼儿是否有讨论交流、观察记录等学习方式。)
2.学习方式是否符合幼儿年龄特点。(音乐《三只猴子》中,分组合作摆节奏谱表现歌曲旋律适合大班幼儿,同时体现以幼儿为主体的教学方式。)
3.学习方式是否符合学科特点。(音乐《三只猴子》体现的是艺术领域的教育价值,即感知与欣赏、表现与创造,如果活动中只有技能学习,就不能很好地体现艺术领域的特点。)
4.学习方式是否满足孩子需要。
(二)评价教师是否“有效的教”
情绪情感---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
认知经验----教学内容、教学提问
各种能力----教学方式、教学提问
学习方式----教学方式、教学现场
学习习惯----教学细节、整合能力
1.教学目标评价要点:
1.目标表述:发展性
2.目标指向:针对性
3.目标内容:整合性
4.目标落实:达成度
(1)教学目标表述的“发展性”:
活动目标是教师心中预期达成的方向,可从教师的角度提出,使用诸如“培养”、“促进”、“鼓励”等词语。----反应教师对自己的教育手段或教育行为有预感的期望值。
也可以从幼儿发展的角度提出,使用“懂得” “了解”“感受”等词语------反应教师心中对活动推动发展的内容、方向和程度有预想的期望值。
为体现教师对幼儿主体地位的尊重,对幼儿个体经验发展的关注,即体现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建议更多地从幼儿发展角度提出目标。
(2)评价目标指向的“针对性”
A.教学目标符合幼儿年龄特点、认知发展规律,体现适切性,并具有一定的挑战性。(针对年龄特点、针对认知水平、针对教学内容、针对有人最近发展区。)
B.教学目标应避免过于宽泛,明确领域发展的重难点,既明确本次活动的落脚点,体现活动领域的特质。(具体明确突出重难点、不偏离领域内容、不偏离核心价值观)
2.纲要指出幼儿园的教育内容 :
对教学内容的评价点:
(1)适宜性-----针对性、挑战性(是否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符合“最近发展区”)
A.是否适宜年龄发展水平
---评价教师是否根据幼儿发展中必须获得的基本经验(核心内容)来选择内容。
B.是否适宜进行高结构教学
低结构教学与高结构教学的区别:
低结构教学由儿童与教师共同确定学习的目标,主要由儿童发起,强调活动的过程的活动;高结构教学的学习目标主要由教师预定;活动的动机主要是教师的奖惩,高结构教学强调活动的结果。
----评价是否把握幼儿共同的,个体经验的基础上来安排集体学习内容,并预设实际的挑战点。(重难点)
----评价教学中出现难点的原因。(难点是否适当)
(2)生活性 -----情趣性、发展性(是否源于生活,回归生活、超越生活)
如何理解“教育回归生活”的理念 ,“回归”的主体含义是尊重人的主体性、生成性、通过教育使幼儿成为生活的主体。()
(3)整合性----- 合理性、开放性(是否各领域内容自然整合,有一定的生成空间。)
评价中关注点:
-----内容整合是否大拼盘?
-----内容整合是否有侧重点?
-----内容整合是否是自然的、恰到好处的?
小结:教学评价内容-----既尊重幼儿的已有经验和当前兴趣,又具有适宜适度的挑战性。
从幼儿角度---有价值的学习内容应该是:幼儿兴趣的、有适宜挑战的,既符合幼儿已有生活经验、认知经验、容易引起互动的,引起幼儿主动学习。
从教师角度---有价值的教学内容应该是:符合幼儿最近发展区,且内容有机结合,有助于幼儿未来发展,而非“小学化”,“科学化”的学习内容
(三)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的评价
可以评价:教学方法、教学提问、教学现场
评价要点:适宜、灵活、有效性(有效地教学方法必然是教师教法和学生学法两者的协调一致。)
1.评价教学方法需要关注:
教师提升经验的方法是否适切、灵活
经验----就是经历和体验。泛指有实践得来的知识或技能。经验还包括情感、认知、交往、合作、能力、学习方法等方面。
包括:
(1)评价经验提升内容----多样性、适宜性
(2)评价提升经验的方法-----多样性、适切性
总之,评价教学方法:
-----“教无定法,教学有法”
-----评价教学方法是教学目标层层落实,使教学内容“有趣呈现”、“多元呈现”
-----评价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否适宜,富有创意。是否能激起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幼儿主体地位充分体现,体现方法有效性(避免出现教学内容与方法的形式化。)
2.评价教学提问;
需要关注:
问题是否关键----符合幼儿认知水平。
问题是否清晰----提问清晰简短、解决重难点。
问题是否挑战----提问需要有思考或讨论的过程。
问题是否多向----问题能在个别幼儿和全体幼儿面前轮换。
问题是否灵活----根据回答情况有相应的追问或过渡问题。
-----还可以评价教师是否给予幼儿提问的机会,让幼儿大胆提问,让幼儿积极思考、主动发现、大胆质疑、提高幼儿的学习能力,提高教师现场有效回应、互动的教学机智。
3.评价教学现场:
“现场使教学更加具有魅力”
教学过程是既“精心预设”又“动态生成”所以我们要追求教学中的多元互动,注重教师的教师的有效回应。
具体评价内容包括:
互动回应内容:是否有价值
互动回应方式:是否灵活多样
互动回应对象:是否关注全面
(1)能否面向全体幼儿,师幼间有足够的互动频率,确保幼儿在互动中获得充分的感受与体验、探索与表现的机会。
总之,“教育是一门遗憾的教育艺术,”这真是教育的魅力所在。
一堂优质的教育教学活动,结果可能会留有不足和遗憾,但只要能满足幼儿需要,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体现幼儿的主体性,这样的教学活动应该是有价值、有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