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孔子和七十二贤人生平系年八

(2023-11-05 08:42:02)
标签:

杂谈

分类: 先秦名人

周敬王五年【公元前515年】

他日,又复问政孔子,孔子曰:“政在节财。”景公说,将欲以尼谿田封孔子。晏婴进曰:“夫儒者滑稽而不可轨法;倨傲自顺,不可以为下;崇丧遂哀,破产厚葬,不可以为俗;游说乞贷,不可以为国。自大贤之息,周室既衰,礼乐缺有间。今孔子盛容饰,繁登降之礼,趋详之节,累世不能殚其学,当年不能究其礼。君欲用之以移齐俗,非所以先细民也。”后景公敬见孔子,不问其礼。【吕氏春秋.离俗览高义】、【史记.孔子世家】

仲尼之齐,见景公,景公说之,欲封之以尔稽。以告晏子,晏子对曰:“不可。彼浩裾自顺,不可以教下;好乐绥于民,不可使亲治;立命而建事,不可守职。厚葬破民贫国,久丧道哀费日,不可使子民。行之难者在内,而传者无其外,故异于服,勉于容,不可以道众而驯百姓。自大贤之灭,周室之卑也,威仪加多,而民行滋薄;声乐繁充,而世德滋衰。今孔丘盛声乐以侈世,饰弦歌鼓舞以聚徒;繁登降之礼,趋翔之节以观众;博学不可以仪世,劳思不可以补民,兼寿不能殚其教,当年不能究其礼,积财不能瞻其乐。繁饰邪术以营世君,盛为声乐以淫愚其民。其道也,不可以示世;其教也,不可以导民。今欲封之,以移齐国之俗,非所以导众存民也。”公曰:“善。”于是厚其礼而留其封,敬见不问其道,仲尼乃行。【晏子春秋.外篇下】、【墨子.非儒】、【孔丛子.洁墨】

孔子见齐景公,公悦焉,请置廪丘之邑以为养孔子辞而不受入谓弟子曰:“不吾闻君子赏功受赏,今吾言于齐君,君未之有行,而赐吾邑,其不知丘亦甚矣于是遂行【孔子家语.六本】、【吕氏春秋.离俗览高义】、【说苑.立节】

曾子从孔子于齐,齐景公以下卿之礼聘曾子,曾子固辞。将行,晏子送之,曰:“吾闻之,君子遗人以财,不若善言。今夫兰本三年,湛之以鹿醢,既成啖之,则易之匹马,非兰之本性也,所以湛者美矣。愿子详其所湛者。夫君子居必择处,游必择方,仕必择君。择君所以求仕,择方所以修道。迁风移俗,嗜欲移性,可不慎乎?”孔子闻之,曰:“晏子之言,君子哉!依贤者,固不困;依富者,固不穷。马蚿斩足而复行,何也?以其辅之者众。”【孔子家语.六本】、【说苑.杂言】

曾子将行,晏子送之曰:“君子赠人以轩,不若以言。吾请以言之以轩乎?”曾子曰:“请以言。”晏子曰:“今夫车轮,山之直木也,良匠揉之,其圆中规,虽有槁暴,不复嬴矣。故君子慎隐揉。和氏之璧,井里之困也,良工修之,则为存国之宝,故君子慎所修。今夫兰本,三年而成,湛之苦酒,则君子不近,庶人不佩;湛之縻醢,而贾匹马矣。非兰本美也,所湛然也。愿子之必求所湛。婴闻之,君子居必择邻,游必就士,择居所以求士,求士所以避患也。婴闻汨常移质,习俗移性,不可不慎也。”【晏子春秋.内篇杂上】

曾子行,晏子从于郊,曰:“婴闻之:君子赠人以言,庶人赠人以财。婴贫无财,请假于君子,赠吾子以言:乘舆之轮,太山之木也,示诸檃栝,三月五月,为帱采,敝而不反其常。君子之檃栝,不可不谨也。慎之!兰茞槁本,渐于蜜醴,一佩易之。正君渐于香酒,可谗而得也。君子之所渐,不可不慎也。”【荀子.大略】

本年,孔子归鲁,在莱芜观葬礼,登泰山而小天下。

孔子之去齐,接淅而行。【孟子.万章下】

孔子去齐,适狄水,作歌曰:狄之水兮风扬波,舟楫颠倒更相加。归来归兮胡为斯。”遂由东南返鲁至此,陷于阜水,以马驾车而协定,后人建桥、名曰:“马车桥”。后简称马桥。【新城轶事】

渠丘有狄水,昔孔子适齐返鲁,陷车马于此,乃作《狄水之操》以自哀,故后人为桥,因以名焉。【新城轶事】

孔子乘车由齐返鲁,经此,车马陷于村旁河(狄水)中。尔后,村民在此建桥,取名马车桥。【桓台县志】

孔子从齐国到鲁国,只能由临淄折道先向西,绕过泰山后才能南下到达曲阜。马车行至临淄西渠丘狄水时,因正值汛期,河水湍急,又无桥梁,孔子不禁顿足而叹,“噫!滔滔皆是,欲济无梁,吾道穷终,良可浩叹。”【山东通志】

三十七岁自齐归鲁,见延陵季子聘于上国。季子之长子死,孔子往观其葬,曰延陵季子其合礼乎!阙里志.年谱】

昔延州使齐,子死赢、博,因坎路侧,遂以葬焉。【后汉书.张霸传】

延陵季子适齐,于其反也,其长子死,葬于赢、博之间。孔子曰:“延陵季子,吴之习于礼者也。”往而观其葬焉,其坎深不至于泉,其敛以时服,既葬而封,广轮揜坎,其高可隐也。既封,左袒,右还其封,且号者三,曰:“骨肉归复于土,命也。若魂气则无不之也,无不之也。”而遂行。孔子曰:“延陵季子之于礼也,其合矣乎!”【礼记.檀弓下】【孔子家语.曲礼子贡问】

延陵季子适齐,于其反也,其长子死于嬴博之间,因葬焉。孔子闻之,曰:“延陵季子吴之习于礼者也。”使子贡往而观之,其穿,深不至泉其敛,以时服;既葬,封圹坟掩坎,其高可隐也;既封,左袒右旋其封且号者三,言曰:“骨肉归复于土,命也。若魂气则无不之也!无不之也!”而遂行。孔子曰:“延陵季子于礼,其合矣。”【说苑.修文】

昭二十七年,吴季札聘上国,反于齐,子死嬴、博间,而夫子往观葬,盖自鲁往观,嬴、博间近鲁境也。乡党图考

孔子曰升泰山观易姓之王可得而数者七十有余【白虎通.封禅】

  孔子去齐,齐、鲁边界上唯一的信道被磨盘所阻。推磨妇告诉他,须推磨过桥。孔子下车推磨,大汗淋漓,磨却纹丝不动。妇人批评了孔子唯小人与女子难养的论调,然后推磨开道。孔子拜谢妇人。【孔子推磨传说】

孔子谓子路曰:“见长者而不尽其辞,虽有风雨,吾不能入其门矣。故君子以其所能敬人,小人反是。”【孔子家语好生】

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论语.阳货】、【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孔子谓子路曰:“君子以心导耳目,立义以为勇;小人以耳目导心,不愻以为勇。故曰退之而不怨,先之斯可从已。”【孔子家语.好生】

孔子谓子路曰:“君子而强气,而不得其死;小人而强气,则刑戮荐蓁。《豳诗》曰:‘殆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今汝下民,或敢侮余。’”【孔子家语.好生】

孔子曰:“小人何以寿为?一日之不能善矣,久恶,恶之甚也。”中论.修本

子曰:“君子不器。”【论语.为政】

  君子曰:“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约,大时不齐。察于此四者,可以有志于学矣。”【礼记.学记】

高柴七岁时,在柴汶河边玩耍,有小孩落水,高柴跑回家抱个大葫芦跳进河里,救出落水小孩。【七十二贤小故事】

燕伋从学孔子五载,二十七岁,自鲁归。【燕氏家谱】

丙戌,八岁,与儿童嬉戏,英敏迥异,咸以远大期之。【宰子年表】、圣门十六子书】

本年,宋人原宪子思)、齐人陈恒生。

  原宪,宋人,字子思。少孔子三十六岁,清净守节,贫而乐道。【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



周敬王六年【公元前514年】

贾辛将适其县,见于魏子。魏子曰:“辛来!昔叔向适郑,鬷蔑恶,欲观叔向,从使之收器者而往立于堂下一言而善。叔向将饮酒,闻之,曰:‘必鬷明也。’下执其手以上,曰:‘昔贾大夫恶,娶妻而美,三年不言不笑御以如皋,射雉,获之。其妻始笑而言。贾大夫曰:“才之不可以已,我不能射,女遂不言不笑夫!”今子少不扬,子若无言,吾几失子矣。言不可以已也如是。’遂如故知。今女有力于王室,吾是以举女。行乎!敬之哉!毋堕乃力!”

仲尼闻魏子之举也,以为义,曰:“近不失亲,远不失举,可谓义矣。”又闻其命贾辛也,以为忠:“《诗》曰:‘永言配命,自求多福’,忠也。魏子之举也义,其命也忠,其长有后于晋国乎!”

孔子西藏书于周室。子路谋曰:“由闻周之征藏史有老聃者,免而归居,夫子欲藏书,则试往因焉。”孔子曰:“善。”往见老聃,而老聃不许,于是繙十二经以说。老聃中其说,曰:“大谩,愿闻其要。”孔子曰:“要在仁义。”老聃曰:“请问,仁义,人之性邪?”孔子曰:“然。君子不仁则不成,不义则不生。仁义,真人之性也,又将奚为矣?”

老聃曰:“请问,何谓仁义?”孔子曰:“中心物恺,兼爱无私,此仁义之情也。”老聃曰:“意,几乎后言!夫兼爱,不亦迂乎!无私焉,乃私也。夫子若欲使天下无失其牧乎?则天地固有常矣,日月固有明矣,星辰固有列矣,禽兽固有群矣,树木固有立矣。夫子亦放德而行,循道而趋,已至矣;又何偈偈乎揭仁义,若击鼓而求亡子焉?意,夫子乱人之性也!”【庄子.外篇天道】

孔子周游列国游说时经过蔡国华陂,有一年轻书生拦住去路,孔子一门徒子路问:“圣人来到,为何不让路呢?”漆雕开答曰:“既是圣人,我想请教一个问题。”孔子就下了车,书生问道:“鹅的叫声为什么这样高?”孔子答曰:“因为鹅的脖子长。”年轻书生又问:“青蛙的脖子短为什么叫声也高呢?”孔子无言应答。这个年轻书生就是漆雕开。孔子见他聪明好问,就收他做了弟子。上蔡县志

子罕问于孔子曰:“始死之设重也,何为”孔子曰:“重主道也,殷主缀重焉,周人彻重焉.请问丧朝”子曰:“丧之朝也,顺死者之孝心,故至于祖者,庙而后行殷朝而后殡于祖,周朝而后遂葬孔子家语.曲礼子夏问】

宋在三大万乘之间,子罕之时,无所相侵,边境四益,相平公、元公、景公以终其身,其唯仁且节与?故仁节之为功大矣。吕氏春秋.恃君览召类】

宋大水。鲁人吊之曰:“天降淫雨,害于粢盛,延及君地,以忧执政,使臣敬吊。”宋人应之,曰:“寡人不仁,斋戒不修,使民不时,天加以灾,又遗君忧,拜命之辱。”孔子闻之,曰:“宋国其庶几矣。”弟子曰:“何谓?”孔子曰:“昔桀、纣不任其过,其亡也忽焉。成汤、文王知任其过,其兴也勃焉。过而改之,是不过也。”宋人闻之,乃夙兴夜寐,吊死问疾,戮力宇内,三岁,年丰政平。乡使宋人不闻孔子之言,则年谷未丰,而国家未宁。【韩诗外传.三】

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

少居鲁,衣逢掖之衣;长居宋,冠章甫之冠。【礼记.儒行】、【孔子家语.儒行解

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论语.八佾】

子曰:“吾说夏礼,杞不足徵也。吾学殷礼,有宋存焉。吾学周礼,今用之,吾从周。”【礼记.中庸】

孔子曰:“我欲观夏道,是故之杞,而不足征也;吾得夏时焉。我欲观殷道,是故之宋,而不足征也;吾得焉。之义,夏时之等,吾以是观之。【礼记.礼运】

孔子居宋考察殷礼期间,过此祀先省墓,乃名其地为还乡里,后人思而立祠以祀之,因里而取名还乡祠。【夏邑县志】

夏邑即古下邑,宋地也。而夫子自言‘丘,殷人也’。故还乡有祠,杏坛有碑。【重建还乡祠记】

孔子自鲁至宋,过此而祀其先,乃名其里曰还乡。后人思而立祠以祀之。【夏邑县志】

夏邑县之孔氏先茔,其地在县北还乡里。自酂台龙堽迁于此。【夏邑县志】

孔氏五代先茔:在酂县之龙亢集南。【永城县志.茔墓】

按:孔子之五世祖以上祖墓,郡志载其皆在酂台之龙亢。今龙亢在县城西南五十里,故首列之。【永城县志.名贤】

县北六十里有芒砀山,吾夫子周流天下,过宋往石岩下,曾避雨于斯,后遂名为夫子岩。【永城县志】

夫子岩,在县北芒砀山之西南峭壁中。有石室,宽广约三楹。世传孔子自宋返鲁,避雨其中。【永城县志】

夫子岩,在县北芒砀山之西南峭壁中。有石室,宽广约三楹。前人凿石肖像至今尚存,实一邑之胜慨。【重修夫子岩记】

孔子曰:“吾于《河广》,知德之至也。而欲得之,各反其本,复诸古而已。【盐铁论.执务】

孔子曰可与言终日而不倦者,其惟学乎!其身体不足观也,勇力不足惮也,族姓不足称也,宗祖不足道也,而可以闻于四方而昭于诸侯者,其惟学乎!孔子家语.致思】、【韩诗外传.】、说苑.建本

孔子谓伯鱼曰:“鲤乎!吾闻可以与人终日不倦者,其惟学焉。其容体不足观也,其勇力不足惮也,其先祖不足称也,其族姓不足道也;终而有大名,以显闻四方,流声后裔者,岂非学者之效也?故君子不可以不学,其容不可以不饬。不饬无类,无类失亲,失亲不忠,不忠失礼,失礼不立。夫远而有光者饬也;近而愈明者学也。譬之污池,水潦注焉,萑苇生焉,虽或以观之,孰知其源乎?孔子家语.致思】

  孔子曰:鲤,君子不可以不学,见人不可以不饰;不饰则无根,无根则失理;失理则不忠,不忠则失礼,失礼则不立。夫远而有光者,饰也;近而逾明者,学也。譬之如污池,水潦注焉,菅蒲生之,从上观之,知其非源也尚书大传.略说】、【大戴礼记.劝学】、【说苑.建本

丁亥,二十九岁,从孔子归鲁。【仲子年表】圣门十六子书】

丁亥,二十岁,从孔子鲁。【子年表】圣门十六子书】

丁亥,九岁,母颜氏教之习礼容。【宰子年表】圣门十六子书】

丁亥,九岁,父教之,习礼乐。【冉求年表】圣门十六子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