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孔子在龙塘寄岗

(2023-05-01 15:28:08)
标签:

杂谈

民权县西南15公里处,有个古老的村庄叫寄岗。相传,春秋末年,孔子曾在此居住讲学。

“瑟台遗域”

孔子在鲁国不得重用,为了施展自己的才能,便周游列国,广收弟子,四方游说讲学。他听说宋国人不善古乐,就带着弟子来到宋国传授。宋国西部有一形如小山的土丘,土丘旁居住着20多户人家。一日,孔子和弟子们来到这里,在土丘旁一棵松树下小憩,便操起琴瑟,尽情地弹奏起来。

居住在土丘旁的黎民全被吸引过来。黎民们听说是鲁国名人孔子来到了这里,立时把孔子围个风雨不透。听了孔子的弹奏之后,黎民们怀着求知的欲望问这问那,并挽留孔子住下来传授古乐。

 

不久,孔子和弟子们在土丘旁筑起一高台,谓之“鼓瑟台”。接着,他又招收了十多名弟子,天天坐在鼓瑟台上讲授古乐。过了一段时间,孔子要到蔡国讲学,黎民们含着眼泪把他送了20多里。孔子走后,这里的黎民为了纪念孔子,就把一时叫不上名的小村庄称为“尼岗”,后人把鼓瑟台称之为“瑟台遗域”。

“夫子井”与“莲池旧迹”

寄岗村北有一古井,井口窄而 坚固,为方条石砌成。井深丈余,水清冽甘甜。千百年来,这口井从没有干涸过。这就是人们传说的“圣人井”。

孔子在这里讲学时,一日,他领着几个弟子顺着土丘往北走,见不远处有一池塘。池中莲花盛开,荷叶擎盖。孔子近前一看,池水清澈见底,鱼儿游动可数。他被眼前的景色所吸引,不住地啧啧赞道:“荷乃洁而无暇,洁身自好,出污泥而不染也!

池塘附近有一口井,因天热口渴,孔子就让弟子打了一瓦缺罐水来喝。清水下肚,润肺滋肠,他顿觉周身清凉爽快,心中萌发了留连忘返之情。据说,孔子离开这里时,还特意让弟子打了一罐水带着去蔡国的路上喝哩!

 

后来,这里的黎民百姓就把这口井称为“夫子井”。到了明代,这里的贤达之士为纪念孔子,就在夫子井旁建了一座圣人殿。殿内塑有孔子坐像一尊,神态自如,令人肃然起敬。大殿两侧建有东西配房各三间,为儒家弟子聚学之场所。夫子井旁的池塘亦被誉为“莲池旧迹”。

“芹田增辉“

孔子虽说是个大学问家,但却为人谦逊,虚心好学。他一生拜过多少老师,谁也说不清。寄岗的人都说,他曾拜过这里的菜农为师。

 

孔子来宋国后,一日,领着子路、颜回几个弟子在村东小池边游玩,因天热,孔子掏出手巾,弯腰掬起一捧清水洗起脸来。顿时,众弟子也争相仿效。水池南边是一片绿油油的菜园,一畦畦芹菜杆粗叶茂,肥嫩喜人,惹得孔子和弟子们啧啧赞叹起来。弟子子路问孔子:“夫子,这菜是咋种的呀?”孔子皱了一下眉说:“你问我咋种法,我不如种菜人,还是能者为师,去问问种菜人吧。”正弯腰洗菜的老菜农见孔子和弟子们来到菜园,急忙上前问安。孔子还过礼后,连声夸赞这菜农的芹菜种得好,接着便拜这菜农为师,从土质到种植逐一问了一遍。这菜农见孔子恁大学问还谦逊好学,一时激动得不知说啥好。

自此,这菜农种菜更下劲了。他种的芹菜清脆鲜嫩,如果拿起来掉在地上,就能摔几节。芹菜成熟的季节,方圆十多里的人都慕名前来购买。为啥恁好呢?黎民都说这是孔子洗手巾时拧下来的汗水浇的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