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偃事迹生平年表下
(2023-06-14 20:29:07)
标签:
杂谈 |
分类: 先秦名人 |
周贞定王元年【公元前468年】
周贞定王二年【公元前467年】
周贞定王三年【公元前466年】
周贞定王四年【公元前465年】
周贞定王五年【公元前464年】
周贞定王六年【公元前463年】
周贞定王十年【公元前459年】
曾子吊于负夏,主人既祖,填池,推柩而反之,降妇人而后行礼。从者曰:“礼与?”曾子曰:“夫祖者且也,且胡为其不可以反宿也。”从者又问诸子游曰:“礼与?”子游曰:“饭于牖下,小敛于户内,大敛于阼,殡于客位,祖于庭,葬于墓,所以即远也。故丧事有进而无退。”曾子闻曰:“多矣乎,予出祖者。”
周贞定王十一年【公元前458年】
子蒲卒,哭者呼灭。子皋曰:“若是野哉。”【礼记.檀弓上】
周贞定王十二年【公元前457年】
周贞定王十二年,言子五十岁,在鲁国传道讲学。【言子年表】、【言子春秋】
周贞定王十四年【公元前455年】
卫司寇惠子(公孙兰)之丧,子游为之麻衰,牡麻绖,文子辞曰:“子辱与弥牟之弟游,又辱为之服,敢辞。”子游曰:“礼也。”文子退,反哭,子游趋而就诸臣之位,文子又辞曰:“子辱与弥牟之弟游,又辱为之服,又辱临其丧,敢辞。”子游曰:“固以请。”文子退,扶适子南面而立,曰:“子辱与弥牟之弟游,又辱为之服,又辱临其丧,虎也敢不复位。”子游趋而就客位。【礼记.檀弓上】
周贞定王十五年【公元前454年】
周贞定王十九年【公元前450年】
周贞定王二十一年【公元前448年】
周贞定王二十二年【公元前447年】
周贞定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46年】
周贞定王二十三年,言子六十一岁,在越国。【言子年表】、【言子春秋】
周贞定王二十三年,六十一岁的言子偕孙儿言丰及家人离开鲁国,南下渡江,回归虞山故土,传道讲学。【言子春秋】
周贞定王二十三年,言子六十一岁,偕孙儿言丰登返琴川(常熟)。【言氏家谱】
周贞定王二十三年,孔门弟子子游(言偃)入越,在江南讲学传道,被誉为“道启东南,文开吴会”的“南方夫子”。【孔门弟子画传】
丰,言思之子,生于周贞定王六年。周贞定王二十三年,跟随言子离鲁,南下讲学传道,回归虞山地区。丰以下子孙俱居虞。【言氏宗谱】
周贞定王二十四年【公元前445年】
言子在南方水乡,坚持发扬先师孔子的教育传统,继续在吴中向前推进。【言子春秋】
周贞定王二十五年【公元前444年】
周贞定王二十五年,言子六十三岁,在越国传道讲学。相传言子冒着寒暑,在青溪传道讲学。奉贤一名即奉言子之贤。【言子年表】、【言子春秋】
周贞定王二十五年,言子去到了杭州湾之并的青溪讲学传道。【言子春秋】
周贞定王二十五年,冬,言子六十三岁,孔门弟子子游从家乡琴川出发,横渡东江,到海盐、青溪传学。【孔门弟子画传】
奉城老街呈十字形,有东街、南街、西街、北街之分。旧时大街之北,又有一街东西绵亘,曰奉贤街,后称古游里。相传孔子弟子子游曾到此,故名。【奉贤县志】
奉贤命名,有历史传说,谓孔门高徒言偃尝过此地。所以古城青村有言子祠堂;衢道又有奉贤一街,十口相传,云即子游经行讲学所到。逮至建县,援为嘉名。【奉贤县志】
周贞定王二十六年【公元前443年】
本年,孔门弟子言偃(子游)不禄。
言偃,字子游,生于周敬王十四年乙未,卒于贞定王二十六年戊戌,享年六十四岁。【言氏旧谱】
言偃,字子游,又称叔氏。生于周敬王十四年,少孔子四十五岁。北学孔子,列于四科。为鲁武城宰。言行俱在经传。殁于贞定王二十六年。【重修常昭合志】
周贞定王二十六年,言子六十四岁,在虞山故里。言丰二十岁,举行传统冠礼,取字文郁。言子在讲学传道中病逝。【言子年表】、【言子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