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341年,齐、魏战于马陵,齐大胜魏,杀太子申,覆十万之军。楚罢任景,相昭厘。《吕氏春秋.先识览去宥》、《渚宫旧事.三》:荆威王学书于沈尹华,昭厘恶之。威王好制,有中谢佐制者,为昭厘谓威王曰:“国人皆曰:‘王乃沈尹华之弟子也。’”王不说,因疏沈尹华。中谢,细人也,一言而令威王不闻先王之术,文学之士不得进,令昭厘得行其私。约前337年,约本年,楚威王罢昭厘,相季文。《姓纂》:熊相:芈姓。楚威王时有相季文。
公元前333年,楚围齐于徐州,遂伐於越,杀无疆。以高固为令尹。《百越先贤志》:高固,越人也,世在越,称齐高傒之族。楚熊商灭越而臣服之,是为楚威王。固归楚,为威王相。时鲁左丘明,因孔子史记,具论其语,成《左氏春秋》。铎椒传威王,以王不能尽观春秋,采取成败,卒四十章,为《铎氏微》,由固进之,楚以故文教日兴。五羊衔糓萃于楚庭,后南海绘诸郡厅,称五羊城,自固始。《读史方舆纪要》:相传南海人高固为楚威王相时,有五羊衔谷,萃于楚亭。遂增筑南武,城周十里,号五羊城。
约前328年,楚怀王相昭献,字子士。前323年,秦使张仪与楚、齐相会,盟齧桑。《楚国历史大事记》:游说之士或主合纵,或倡连横。秦以张仪为相,使与楚令尹子士、齐执政田婴会于啮桑,欲使楚、齐事秦攻魏。楚欲送魏公子高返魏,使司马昭阳将兵攻魏。次年,张仪欲并相秦、魏,故谓魏王曰:“仪请以秦攻三川,王以其间约南阳,韩氏亡。”史厌谓赵献曰:“公何不以楚佐仪求相之于魏?韩恐亡,必南走楚。仪兼相秦、魏,则公亦必并相楚、韩也。”
前319年,陈轸为秦使于齐,过魏,求见犀首。犀首谢陈轸。陈轸曰:“轸之所以来者,事也。公不见轸,轸且行,不得待异日矣。”犀首乃见之。陈轸曰:“公恶事乎?何为饮食而无事?无事必来?”犀首曰:“衍不肖,不能得事焉,何敢恶事?”陈轸曰:“请移天下之事于公。”犀首曰:“奈何?”陈轸曰:“魏使李从以车百乘使于楚,公可以居其中而疑之。公谓魏王曰:‘臣与燕、赵故矣,数令人召臣也,曰无事必来。今臣无事,请谒而往。无久,旬五之期。’王必无辞以止公。公得行,因自言于廷曰:‘臣急使燕、赵,急约车为行具。’”犀首曰:“诺。”谒魏王,王许之,即明言使燕、赵。诸侯客闻之,皆使人告其王曰:“李从以成百乘使楚,犀首又以车三十乘使燕、赵。”齐王闻之。恐后天下得魏,以事属犀首,犀首受齐事。魏王止其行使。燕、赵闻之,亦以事属犀首。楚王闻之,曰:“李从约寡人,今燕、齐、赵皆以事因犀首,犀首必欲寡人,寡人欲之。”乃倍李从而以事因犀首。魏王曰:“所以不使犀首者,以为不可。令四国属以事,寡人亦以事因焉。”犀首遂主天下之事,复相魏。
约前319年,楚相昭阳,随后山东六国共攻秦,楚怀王为从长,至函谷关。前317年,秦使庶长疾与战修鱼,虏其将申差,败赵公子渴、韩太子奂,斩首八万二千。《战国策.楚策三》:五国伐秦,魏欲和,使惠施之楚。楚将入之秦而使行和。杜赫谓昭阳曰:“凡为伐秦者楚也。今施以魏来,而公入之秦,是明楚之伐,而信魏之和也。公不如无听惠施,而阴使人以请听秦。”昭子曰:“善。”因谓惠施曰:“凡为攻秦者魏也,今子从楚为和,楚得其利,魏受其怨。子归,吾将使人因魏而和。”惠子反,魏王不说。杜赫谓昭阳曰:“魏为子先战,折兵之半,谒病不听,请和不得,魏折而入齐、秦,子何以救之?东有越累,北无晋,而交未定于齐、秦,是楚孤也。不如速和。”昭子曰:“善。”因令人谒和于魏。
约前313年,张仪南见楚王,许诺商、於之地,六百里。楚怀王相张仪,合秦绝齐。不久发觉上当受骗,复相昭阳。《史记.六国年表》:张仪来相楚。前312年,五国约以伐齐。昭阳谓楚王曰:“五国以破齐,秦必南图。”楚王曰:“然则奈何?”对曰:“韩氏,转国也,好利而恶难。好利,可营也;恶难,可惧也。我厚赂之以利,其心必营;我悉兵以临之,其心必惧我。彼惧吾兵而营我利,五国之事必可败也。约绝之后,虽勿与地,可。”楚王曰:“善。”乃命大公事之韩,见公仲曰:“夫牛阑之事,马陵之难,亲王之所见也,王苟无以五国用兵,请效列城五,请悉楚国之众也,以廧于齐。”韩之反赵、魏之后,而楚果弗与地,则五国之事困也。
前311年,张仪说楚王连横,本年,楚罢昭阳,相昭鱼。次年,魏相田需死,楚害张仪、犀首、薛公。楚相昭鱼谓苏代曰:“田需死,吾恐张仪、犀首、薛公有一人相魏者也。”代曰:“然相者欲谁而君便之?”昭鱼曰:“吾欲太子之自相也。”代曰:“请为君北,必相之。”昭鱼曰:“奈何?”对曰:“君其为梁王,代请说君。”昭鱼曰:“奈何?”对曰:“代也从楚来,昭鱼甚忧,曰:‘田需死,吾恐张仪、犀首、薛公有一人相魏者也。’代曰:‘梁王,长主也,必不相张仪。张仪相,必右秦而左魏。犀首相,必右韩而左魏。薛公相,必右齐而左魏。梁王,长主也,必不便也。’王曰:‘然则寡人孰相?’修曰:‘莫若太子之自相。太子之自相,是三人者皆以太子为非常相也,皆将务以其国事魏,欲得丞相玺也。以魏之强,而三万乘之国辅之,魏必安矣。故曰莫若太子之自相也。’”遂北见梁王,以此告之。太子果相魏。
前306年,王前尝用召滑于越,而内行章。义之难,越国乱,故楚南塞厉门而郡江东。召滑(卓滑)因功拜相。次年,秦庶长壮与大臣、诸侯、公子为逆,皆诛,及惠文后皆不得良死。《战国策.楚策四》:齐明说卓滑以伐秦,滑不听也。齐明谓卓滑曰:“明之来也,为樗里疾卜交也。明说楚大夫以伐秦,皆受明之说也,唯公弗受也,臣有辞以报樗里子矣。”卓滑因重之。
约前301年,卓滑卒。后四国伐楚,杀楚将唐眜。楚复相昭献。次年,太子婴死。公子咎、公子虮虱争为太子。昭献在阳翟,周君将令相国往,相国将不欲。苏厉为之谓周君曰:“楚王与魏王遇也,主君令陈封之楚,令向公之魏。楚、韩之遇也,主君令许公之楚,令向公之韩。今昭献非人主也,而主君令相国往;若其王在阳翟,主君将令谁往?”周君曰:“善。”乃止其行。
前299年,楚怀王入朝秦,秦留之。楚顷襄王立,相陈轸。《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轸,楚相,封颍川侯,因徙颍川,称陈氏,其后遂氏焉。陈轸合纵晋、楚以抗秦。次年,奂攻楚,取八城,杀其将景快。楚罢陈轸,相子兰。前296年,楚怀王卒于秦,秦归其丧于楚。楚人皆怜之,如悲亲戚。诸侯由是不直秦。秦、楚绝。约本年,楚相子椒。《汉书.古今人表》:令尹子椒。另外,苏秦曾在前294年,合纵六国,为楚外相。次年伊阙之战后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