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前中期燕国史料不详,至燕易王时始有相的史料。前332年,易王初立,齐威王因燕丧伐燕,取十城。易王谓苏代曰:“往日先生至燕,而先王重先生,今齐伐燕,先生能为燕得侵地乎?”苏代曰:“请为王取之。”苏代见齐王,再拜,俯而庆,仰而吊。齐王曰:“是何庆吊相随之速也?”苏代曰:“臣闻饥人所以饥而不食乌喙者,为其愈充腹而与饿死同患也。今燕虽弱小,即秦王之少婿也。大王利其十城而长与强秦为仇。今使弱燕为雁行而强秦敝其后,以招天下之精兵,是食乌喙之类也。”齐王愀然变色曰:“然则奈何?”苏代曰:“臣闻古之善制事者,转祸为福,因败为功。大王诚能听臣计,即归燕之十城。燕无故而得十城,必喜;秦王知以己之故而归燕之十城,亦必喜。此所谓弃仇雠而得石交者也。夫燕、秦俱事齐,则大王号令天下,莫敢不听。是王以虚辞附秦,以十城取天下。此霸王之业也。”王曰:“善。”于是乃归燕之十城。
前323年,燕君为王。苏代与燕文公夫人私通,惧诛,乃说王使齐为反间,欲以乱齐。后燕相不详。前321年,燕易王薨,子哙立。以子之为相。《韩非子.内储说上》:子之相燕,坐而佯言曰:“走出门者何,白马也?”左右皆言不见。有一人走追之,报曰:“有。”子之以此知左右之不诚信。前319年,陈轸为秦使于齐,过魏,求见犀首。犀首谢陈轸。陈轸曰:“轸之所以来者,事也。公不见轸,轸且行,不得待异日矣。”犀首乃见之。陈轸曰:“公恶事乎?何为饮食而无事?无事必来?”犀首曰:“衍不肖,不能得事焉,何敢恶事?”陈轸曰:“请移天下之事于公。”犀首曰:“奈何?”陈轸曰:“魏使李从以车百乘使于楚,公可以居其中而疑之。公谓魏王曰:‘臣与燕、赵故矣,数令人召臣也,曰无事必来。今臣无事,请谒而往。无久,旬五之期。’王必无辞以止公。公得行,因自言于廷曰:‘臣急使燕、赵,急约车为行具。’”犀首曰:“诺。”谒魏王,王许之,即明言使燕、赵。诸侯客闻之,皆使人告其王曰:“李从以成百乘使楚,犀首又以车三十乘使燕、赵。”齐王闻之。恐后天下得魏,以事属犀首,犀首受齐事。魏王止其行使。燕、赵闻之,亦以事属犀首。楚王闻之,曰:“李从约寡人,今燕、齐、赵皆以事因犀首,犀首必欲寡人,寡人欲之。”乃倍李从而以事因犀首。魏王曰:“所以不使犀首者,以为不可。令四国属以事,寡人亦以事因焉。”犀首遂主天下之事,复相魏。
前314年,齐人禽子之而醢其身也。赵王召燕公子职于韩。立以为燕王,使乐池送之。前295年,齐、燕战于权之曲,燕不胜,十万之众尽。胡人袭燕楼烦数县,取其牛马。《说苑.君道》:燕昭王问于郭隗曰:“寡人地狭人寡,齐人削取八城,匈奴驱驰楼烦之下,以孤之不肖,得承宗庙,恐危社稷,存之有道乎?”郭隗曰:“有,然恐王之不能用也。”昭王避席请闻之,郭隗曰:“帝者之臣,其名,臣也,其实,师也;王者之臣,其名,臣也,其实,友也;霸者之臣,其名,臣也,其实,宾也;危国之臣,其名,臣也,其实,虏也。今王将东面,目指气使以求臣,则厮役之材至矣;南面听朝,不失揖让之礼以求臣,则人臣之材至矣;西面等礼相亢,下之以色,不乘势以求臣,则朋友之材至矣;北面拘指,逡巡而退以求臣,则师傅之材至矣。如此则上可以王,下可以霸,唯王择焉。”燕王曰:“寡人愿学而无师。”郭隗曰:“王诚欲兴道,隗请为天下之士开路。”于是燕王常置郭隗上坐南面。
另外,苏秦曾在前294年,合纵六国,为燕外相。次年伊阙之战后罢。继郭隗之后,乐毅相燕。前284年,率五国联军,破齐济西。后入临菑,尽取齐之宝藏器。前279年,燕昭王薨,子惠王立。惠王为太子时,与乐毅有隙;及即位,疑毅,使骑劫代将。乐毅亡走赵。
前271年,燕将成安君公孙操弑惠王,武成王立。《史记.燕召公世家索隐》:燕相成安君公孙操弑其王,乐资以为即惠王也。前255年,燕孝王薨,子今王喜立。武成王、孝王时相不详。燕王喜时,相为栗腹。前251年,燕王令丞相栗腹约欢,以五百金为赵王酒,还归,报燕王曰:“赵氏壮者皆死长平,其孤未壮,可伐也。”王召昌国君乐间而问之。对曰:“赵,四战之国也,其民习兵,伐之不可。”王曰:“吾以众伐寡,二而伐一,可乎?”对曰:“不可。”王曰:“吾以五而伐一,可乎?”对曰:“不可。”燕王大怒。群臣皆以为可。燕卒起二军,车二千乘,栗腹将而攻鄗,卿秦将而攻代。后廉颇为赵将,破杀栗腹,虏卿秦、乐间。
前250年,廉颇逐之五百馀里,围其国。燕人请和,赵人不许,必令将渠处和。《东周列国志.101》:燕王曰:“寡人不听卿言,自取辱败,今将求成于赵,非卿不可。”将渠乃受相印。前249年,燕相将渠以处和。赵听将渠,解燕围。次年,将渠罢相。延陵钧率师从相国信平君,助魏攻燕。《东周列国志.101》:将渠虽为燕相,不出燕王之意,未及半载,托病辞印。燕王遂用剧辛代之。
前244年,秦使张唐往相燕,欲与燕共伐赵,以广河间之地。赵使李牧攻燕。次年,李牧将,攻燕,拔武遂、方城。前242年,燕使剧辛将击赵,赵使庞煖击之,取燕军二万,杀剧辛。本年,燕罢张唐,复相将渠,燕、赵合从。《东周列国志.102》:燕王亲诣将渠之门,求其为使,伏罪乞和。庞煖看将渠面情,班师奏凯而回。李牧仍守代郡去讫。赵悼襄王郊迎庞煖,劳之曰:“将军武勇若此,廉、蔺犹在赵也!”庞煖曰:“燕人已服,宜及此时‘合从’列国,并力图秦,方保元虞。”
从史料可知,前237年,赵王入秦置酒。次年,赵攻燕,取狸、阳城。将渠或罢或卒应在此前。其后燕相不详。前226年,秦攻拔我蓟,燕王亡,徙居辽东,斩丹以献秦。前222年,秦虏王喜,拔辽东,秦灭燕。
燕相表
1.苏代【公元前332~公元前323年】
2.不详【公元前323~约公元前320年】
3.子之【公元前321~公元前314年】
4.外相公孙衍【公元前319~公元前318年】
5.不详【公元前314~约公元前295年】
6.郭隗【约公元前295~公元前? 年】
7.外相苏秦【公元前294~公元前293年】
8.乐毅【公元前? ~公元前279年】
9.公孙操【公元前279~公元前? 年】
10.不详【公元前? ~约公元前254年】
11.栗腹【约公元前254~公元前251年】
12.将渠【公元前250~公元前248年】
13.剧辛【公元前248~公元前244年】
14.张唐【公元前244~公元前242年】
15.将渠【公元前242~约公元前237年】
16.不详【公元前?~公元前222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