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课题后期调查问卷分析报
(2018-12-14 15:39:50)
宜川县初级中学课题组
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等,这些都是以阅读能力为基础。数学作为一门科学,不仅是一种文化,更是一门语言。数学语言具有简洁、无歧义的特点,数学语言中有许多数学符号、图形符号以及术语往往内涵丰富,与自然语言有很大的差异,这要求阅读者在阅读中不断进行语言的转换,最终用自己的语言理解数学定义或定理。而数学语言发展水平的高低决定了数学阅读能力优劣。重视数学阅读,培养阅读能力,符合现代“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教育思想。那么,目前中学生数学阅读的现状究竟如何呢?为了得到一个可信的结论,在2018年11月,我对八年级120名学生进行了“中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问卷调查,对调查结果作了分析。
根据“你认为数学是否需要阅读”一项的统计,只有9%的学生认为数学阅读“无所谓”。由此我们能够清楚的看出,虽然学生或许没有数学阅读的良好习惯,但是起码在心理上是认同数学阅读的,认为数学阅读是有其必要性的。这样的结果让人感到非常的欣慰,在以后的教学中,只要对学生在数学阅读的方法上进行有益地指导,学生一定会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根据你认为数学阅读对数学水平的提高有作用吗?一项的统计,相对第一次调查6%的学生认为数学阅读“没一点用”有所提升,大家都认为有作用。由此我们能够清楚的看出学生起码在心理上是认同数学阅读的,认为数学阅读是有其必要性的。这样的结果让我看到了希望,在以后的教学中,只要提高对学生阅读数学的要求并加以指导,学生一定会达到乐读善思的。
重点关注数学应用题的求解。在中考中考查应用题已经逐步走向稳定,而我们的教材在编写的过程中应用题上占据了很大的篇幅。应用题使学生可以最直观的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然而在教学中,我们会发现,学生对解答应用题一般无从下手。通过调查发现,只有4%的学生看到应用题会主动放弃,也就是说,学生是希望在应用题上拿分的。然而,由于我们长期忽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学生虽然花费了很大的气力来做应用题,但是从实际效果来看并不明显。在以后的教学时,注重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使学生会根据题目,建立适当的数学模型,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从而为正确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打好坚实的基础。
根据“你是否在课后阅读数学课外书籍”调查发现,有60%的学生平时只阅读数学教材。这就说明学生的阅读范围很狭窄,今后要加强对学生阅读课外教材的引导,让课外教材深刻而活泼的形式吸引学生,长此以往,学生必定会产生浓厚的数学学习兴趣,培养科学的数学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