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个案研究》工作报告
(2018-12-02 17:36:28)《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个案研究》工作报告
延长县小学 石进芳
一、课题研究的安排:
研究起止时间:2018年5月—2018年12月
准备阶段:(2018年5月——2018年6月)
学习有关理论,筛选教学改进经验,做好理论准备。学习他人经验,指导自己的研究,积极展开调研分析,制定研究方案。
实施阶段:(2018年7月——2018年11月)
实施课题研究方案,进行个人情况分析,家庭情况分析。对其学习数学动机和兴趣了解,行为、智力及周围其他因素了解分析。分析造成其学困的主要原因。探索并阶段性总结转化学困生策略。对自我教学上进行反思,对教材难点进行深入分析,课堂上加以改进,使学困生乐学、爱学。积累、收集、分析和整理研究数据、案例。
总结阶段(2018年12月)
系统分析、整理实验资料、研究数据,总结经验,聘请教研室专家指导,落实好成果交流与推广。提请学校审查,做好申请结题工作。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工作:
本课题研究工作已进行了将近一年,现已完成课题的研究工作。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从学困生的心理状况进行分析,了解了学困生不能积极参加数学学习的原因,在课堂内外探索提升学困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的方法,并根据实践研究,针对实际情况调整教育内容和方式方法。
社会不良风气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态度。由于网络的迅速发展,使得学生获取信息的来源很广泛。网络上的很多信息对年幼的小学生来说是一个不小的冲击,他们无法正确分辨信息的利弊,再加上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退学潮、打工潮的撞击,极易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学困生学习兴趣低,他们缺少独自面对困难的自信,更不相信自己有能力去单独解决困难、克服困难。时间长了,他们就会彻底丧失学习的信心,然后就对学习产生了厌恶的心理,继而放弃,最后给自己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在往后的学习中,他们就彻底自暴自弃了,一点也不求上进。
学困生的知识过于零散,而且无序。学困生对于已学过的知识不能及时地掌握并运用好,从而无法把知识转化为自己的技能。这样就造成他们对于数学知识前后联系不上,跟不上新的教学任务,从而导致学习分化,就会导致学困生开始产生厌学的情绪。
学生的个体差异和认知差异。新课程改革实施以后,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由原来的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自己探索、合作交流去学习新知识,而老师只是引导学生如何去探究。对于学困生,由于他们基础知识薄弱,自主学习能力差,让他们成了合作学习的观望者。
三、数学学困生转化策略的探索
1、学困生转化的前提是为学困生建立档案,了解其原因。要想转化学困生,首先就得先调查了解学困生的基本情况及家庭教育情况,为每位学困生建立个人档案,并对学困生的心理状况和家庭情况进行分析整理。要结合学困生个人情况和家庭情况及其生活环境分析了解学困生的日常行为习惯、兴趣爱好、思想状况等心理特征,掌握学困生的学习能力表现、学习成绩状况,为制定转化策略提供依据,为不同的学困生制定相对应的转化策略。在为学困生建立个人档案时,我们通过教师家访、问卷调查、单独交流等多种形式全面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行为习惯、知识储备、家庭生活条件、对待日常学习的想法等方面的具体情况,为学困生建立的档案有《家庭情况调查表》、《学困生数学学习成长档案》、《学困生思想状况调查表》并且保存了学困生转化前后的各项作业。我们通过这些对每个学困生不想学习数学的原因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出了相对应的转化策略,帮助学困生走出厌学的困境。
2、教师要心存爱心,用爱来转化学生。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用爱心去关心每一位学生,要时刻信任自己的学生。教育家陶行知说过:
“没有爱便没有教育。” 教师的爱能唤醒学生的精神世界,能拉近老师与学生的距离,加深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感情,让学困生对自己充分信赖。教师在帮助学困生转化的过程中,要始终对学困生充满爱心、信心、耐心。当他们对所学知识没有掌握好时,要及时热情地辅导他们;当他们犯错时,不能带着情绪上来就批评,要压住心中的火气,选择适当的方法去教育他们;要容得下他们经常犯错的行为。
3、课堂上多鼓励,让他们多参与其中。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引导者,教师要多鼓励学困生,给他们自信,让他们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并且给他们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和平台。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战场,因此如何提高学困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要多提问学困生,提问既可以让学困生集中注意力听讲,又能检验他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4、有效激励学困生,提高其学习兴趣。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学困生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作业评语是老师和学生进行交流的一种很好的途径。在批改作业时老师不要吝啬自己赞美的话,尤其是对学困生,他们更希望能得到老师的肯定和鼓励,恰当的评语能极大地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如“你做得真棒”、“进步真快”、“你的想法很棒”等评语,一句短短的评语所起的效果有时胜过与学生谈一次话。当学困生的作业有错时,可以写上:“你能知道这道题错在哪里吗?”然后教师再针对错因对其及时进行指导。作业有进步时,加上几句鼓励的批语,鼓励他再接再厉继续努力。这样既拉近了师生之间的关系,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收到转化的效果。课堂上多表扬多鼓励。对于学困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教师要更加注意对他们的评价。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也是教师与学生直接进行交流的地方。对学困生的闪光点及时的表扬。如何提高学困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是提高学困生学习成绩的根本,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当学困生在某一方面表现很好,对学习有了一点兴趣时,教师一定要及时地抓住这个闪光点并及时地鼓励。
5、家校及时沟通,全面了解学困生的日常表现。家校之间密切联系,全面了解学困生的日常表现,增进家校间的沟通、理解、信任、支持尤为重要。实践证明,教师与家长的密切联系,可以很好地拉近教师与家长们的关系,拉近学校与家庭间的距离。学校家庭步调一致可以很好地促使他们的智力、情感和个性健全地发展,使之稳步提高,走出学困生的行列。
6、加强辅导,打好基础。学困生学习成绩差、跟不上教学任务的根本原因是基础知识差。基础打不好,学习新知识肯定跟不上,时间一长就成了恶性循环,导致不会的知识越积越多。因此,帮助学困生把基础知识打牢,提高其基本技能,才是转化学困生的保障措施。
四、下一步的主要工作
二是要发挥大家的作用,要将自己的研究成果推广到全校,让全校教师积极实验,积极探索。
三是要注重家长的作用,要多和家长联系,才能形成怎对性的策略,对症下药效果才好。
四是通过学校,提供平台,有效开展“学困生”关注及成长档案建设,通过多种形式提高“学困生”转化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