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学中段数学演示教学方法研究教学案例

(2018-08-30 17:57:48)

小学中段数学演示教学方法研究教学案例

三年级数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案例

教学内容:《分数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

1.在实际情境中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初步认识分数,会读写几分之一,能用分数表示图中一份占整体的几分之一。

2.经历联系实际生活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交流、合作探究能力,并有效地促进个性思维的发展。

3.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积极、愉悦的数学情感,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长方形、正方形、圆、等边三角形等图形。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揭示课题

师;今天,有一位快乐老人来到我们的课堂,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他是谁?

生:圣诞老人。

师:圣诞老人想让我们帮他分分礼物,你们愿意吗?

生:我们愿意。

师: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有哪些礼物?

1、(课件出示4个苹果和2个小朋友)有4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分到几个苹果呢?

生:2个。

2、(课件出示2个桔子和2个小朋友)有2个桃子,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分到几个桃子呢?

生:1个。

师:像这样,我们把每份分的同样多,叫做什么分法?

生:平均分。(板书)、

师:我们再来看看还有什么礼物?

生:有一个月饼

3、(课件出示一个月饼2个小朋友),把一个月饼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得到多少呢?(一个月饼

生:一半。

师:一半用我们以前学的数能表示吗?

生:不能。

师:那么,老师向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分数,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研究分数的初步认识。

板书课题:分数的初步认识

二、 观察实践,认识二分之一

1.经历二分之一的产生(示课件)

1)(课件演示)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2份,一半正好是两份中的一份,这一份我们就说它是整个月饼的二分之一。

边说边示范

提问:左边一份是这个月饼的 1/2,右边一份呢?

生:也是这个月饼的 1/2

小结:也就是说,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2份,每份都是这个月饼的1/2。

一起读一读。

师:如果把这句话藏起来,你还能像刚才这样说说吗?先让生默看一遍,然后课件隐去这句话。

师:谁能说?指名说。(同时教师板书: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2份,每份都是这个月饼的1/2。)

3)学写 “1/2”。(注意:二分之一的书写顺序及各部分表示的含义。)

师:1/2怎么写呢?请同学们认真观察。

先写一短横线,表示把一个饼平均分。(分数线)

然后在短横线下写“2”,这个2表示什么呀?(表示把这个饼平均分成2份。)(分母)

最后在短横线上写1,表示----取其中的一份。(分子)

(板书1/2)读作二分之一一起读

师:再读一次

生:二分之一。

师:伸出食指跟老师写一遍:先写短横“-”表示平均分,再写平均分的份数,最后写表示其中的份数。

师:再来一遍:1/2。

4)折一折,用长方形纸折出它的二分之一。

师:认识了饼的1/2 ,(师出示长方形纸片)那这个长方形的1/2又该怎样表示呢?(师出示长方形纸片)请听要求:先折一折,然后把它的1/2涂上颜色。拿出长方形纸,折一折、涂一涂。

(学生操作、交流:折好的同学互相说说你是怎么折的?哪部分是长方形的1/2?)

学生汇报:你是怎么折的?哪部分是长方形的1/2?谁来介绍。

学生汇报:(同时贴在黑板上)(预设:有3种)

老师提问:同样的长方形,折法不同,得到每一份的形状也不同,为什么涂色的部分都能用1/2表示呢?

小结:折法不同没关系,只要是把长方形平均分成2份,每一份就是它的1/2。

辨识1/2(出示图片)

小结:判断图形中涂色部分能不能用分数来表示,首先要看它是不是被平均分的。

总结过渡: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不管是一个饼、一个图形,还是其他的,只要把它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1/2。

3.发现分数

师:现在,我们已经完全认识了1/2,你还想认识几分之一?

生:1/3,1/4,1/6,1/8······(师选择一些板书)。

师:想不想也用一个图形表示出你认识的几分之一?

生:想。

师:打开学具袋2,选择你喜欢的纸折一折,并用斜线表示出你想认识的几分之一?(课件展示)

生:小组活动。

师:展示不同图形的1/4。

师:这几个图形,形状不同,为什么涂色部分都是1/4。

生:都是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4份,表示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1/4。

师:有没有同学折出其他的分数

生:介绍1/3、1/5(如果没有同学折出分母是单数的分数,教师可引导学生再次折出这样的几分之一)

、巩固练习(课件、作业纸)

1.判断(下面的颜色部分表示的分数对吗?对的打“√”,错的打“X”。)

2.看图用分数表示涂色的部分。

3.看分数,涂色。

、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短横线下面的数表示什么?短横线上面的数表示什么?只要我们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其中一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

五、板书设计:

分数的初步认识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2份,其中一份是这个月饼的二分之一。

写作:1/2                  读作:二分之一

教学反思:

运用演示法时要注意几个问题:

1.演示的内容一般要选择教学中的重点或难点内容,以利于教学重点、难点的迎刃而解,无论哪一种演示,都必须和讲述法、讲解法、谈话法等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紧密结合起来运用,注意各种方法的穿插和渗透。

2.演示的时间要及时,根据教学进程在适当的时候进行演示并及时撤下,以免学生提前或迟迟地沉湎于演示中非关联的内容。演示必须突出事物的主要特征,防止学生把注意力分散到次要或无关的问题上去。

3.演示的方式要有多种,使学生能运用各种感官去感知演示对象,并尽可能地让学生洞察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演示各种教具或实验,在数量上和时间上要注意适量,除了专门组织学生观看电影、电视或实验演示课以外,一般每堂课的演示不宜过多。此外,演示和学生的操作、练习也要密切配合。然后叫他们自己解决。这样的演示就可以让他们发挥聪明才智,不受限制地去思考。

综上所述,直观演示法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改革的趋向之一,它符合小学生爱动、好奇的心理和认知规律,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学具,把学生推到主体的位置上,眼、耳、口、手、脑多种器官协同活动,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当然,运用直观教具要符合学生年龄特征。中年级可以运用以实物、实地的操作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好习惯。同时,学具使用要从教学内容的实际出发,讲究实效,在操作时要适时、适量、适度,对操作有困难的学生给与具体的帮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