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
(2018-06-15 05:11:13)
标签:
杂谈 |
分类: 教学设计 |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在生活情境中了解小数的产生,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强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
2、通过探究小数与分数、整数的内在联系,理解小数的意义。
3、通过分析、对比、概括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初步渗透对应思想和分类思想。
教学重点、难点:
导入新
课
一、谈话引入: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有些数量不一定都能用整数表示,例如商品的价钱,就不一定都是整元钱,在进行测量的时候,往往不能正好得整数的结果,常常用小数表示.我们上学期已初步认识了小数,你能以元作单位,把下面数先写成分数,再写成小数吗?
(1)1角=(——)元=(
(2)3角=(——)元=(
(3)9分=(——)元=(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小数。(板书课题:小数的意义)
二、出示学习目标
通过探究小数与分数、整数的内在联系,理解小数的意义。
三、自学环节
(1)学习一位小数
板书:
小结:把1米平均分成10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写在小数点右面的第一位,表示十分之几。
(2)学习两位小数
把刚才的题目再做更改:(出示放大的1分米)题目和上面哪里不一样?答案一样吗?
把一条长1米的线段平均分成100份,这样1份是
板书:
小结: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写在小数点右面的第二位,表示百分之几。
(3)学习三位小数
把一条长1米的线段平均分成1000份,这样1份是
板书:
小结:把1米平均分成1000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写在小数点右面的第三位,表示千分之几。
三、小组讨论 :
1、如果8分米呢?以米为单位,怎么写成分数和小数?9分米呢?
2、如果28厘米呢?以米为单位怎么写成分数和小数?70厘米呢?
3、256毫米呢?999毫米呢?指名学生出题,全班化成分数和小数。
四、导学环节
我们还可以照前面的方法继续分下去,可以得到四位、五位......小数。
1、启发学生根据前面3个问题的研究,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把1米平均分成10份,1份或几份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分成100份,1份或几份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分成1000份,1份或几份可以用三位小数表示......)
2、小结:像上面这些分数也可以依照整数的写法来写,写在整数个位的右面,用圆点隔开,用来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叫做小数。
3、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0.1,0.01,0.001......等。(阅读课本)
五、当堂练习:
1、P34做一做
2、强化概念.启发性提问:
十分之几的数用几位小数表示?一位小数表示几分之几?一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多少?
百分之几的数用几位小数表示?两位小数表示几分之几?两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多少?
千分之几的数用几位小数表示?三位小数表示几分之几?三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多少?
每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3、练习九1——4
教学反思:
本单元刚开始的教学效果真的是特别差,学生交来的课后作业错误满篇,平时麻利的对号此刻却再也难以画上去。一节课时间过去了,作业没批两本,自己却感到头昏脑胀,哎,怎么会这样?说实在的,对这一个单元从思想上我也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心想,小数对学生已经不是初次接触了,他们有一定的基础,学习起来应该没有问题。哪知道,实际上原不是这么回事。本单元看似容易,实则难点一大堆。小数的意义、性质上是很抽象的东西,学生理解起来很困难。学生对概念的了解只停留在表面,问之知道,但运用缺乏灵活性。变换练习题题型,学生马上无所适从。比如,学生知道:用来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叫做小数。小数的计数单位有0.1、0.01、0.001……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的进率是“10”。
练习题:1.04读作(
小数的读法和写法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难点
1.
教学重点:会正确读、写小数
2. 教学难点: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0.2是(
)位小数,它表示( )分之(
);
0.15是( )位小数,它表示(
)分之(
);
0.008是( )位小数,它表示( )分之( )。
2. 0.4的计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计数单位;0.07的计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计数单位;0.138的计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二、出示学习目标:
会正确读、写小数
三、自学环节
出示例题:
1、谁还记得整数的数位顺序?
2、每个数位的计数单位是什么?
3、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4、0.58、3.5、41.47。你能读出黑板上的小数?”
5、尝试写第36页例4和“做一做”第2题中的小数。
四、小组讨论合作
五、导学环节
1、0.2表示十分之二,它表示有两个十分之一,十分之—是它的计数单位;0.05表示百分之五,它表示有五个百分之—,百分之一是它的计数单位;0.006表示千分之六,它表示有六个干分之一,千分之一是它的计数单位。那么小数的计数单位有十分之—、百分之一、千分之一,还有万分之一等。
2、小数的这些计数单位十分之—、百分之—、千分之—、万分之—等,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这和整数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样的,都是10。因此一个小数的小数部分可以用小数点与整数部分隔开,排在整数部分的右面,像整数一样计数。
“10个十分之一是整数1,那么整数个位的右边应该是哪一位?”
“那么十分位的右边应该是哪一位?”
“把百分之一分成10等份,每一份是多少?”
教师边在黑板上列出小数部分的数位顺序边说明:再往下还有万分位、十万分位、百万分位等,因为小数位较多的不常用,我们在数位表上就用“......”表示。前面我们讲过在整数的右边,用小数点隔开,用来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叫做小数。实际应用时常把整数和小数写在—起,这样的数也叫小数。再边说边在黑板上写如1.8、5.63、12.378等也都是小数。小数点左边的数叫整数部分,小数点右边的数叫小数部分。
3、小数的读法。
它们的读法也是整数部分仍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小数点就读点,小数部分通常就按顺序读出每一位上的数字就可以了。
4、小数的写法。
写小数的时候,整数部分仍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如果整数部分是零就写0;小数点写在个位的右下角,要写成小圆点;小数部分按顺序写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
六、当堂练习
教学反思:
小数的性质
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
2、学生学会利用小数的性质对小数进行化简和改写。
教学重点、难点
正确理解小数的末尾田上0或者去掉0,小数大小不变的性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0.3是(
0.30是(
0.123是(
二、出示自学目标:
正确理解小数的末尾田上0或者去掉0,小数大小不变的性质
三、导课
师:在商店里,商品的标价经常写成这样:
这里的2.50元和8.00元各表示多少钱呢?2.50元和2.5元,8.00元和8元有什么关系呢?
四、出示自学提示:
1.理解小数的性质。
启发提问:
小数的末尾有什么变化?
小数的大小有什么变化?
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引导学生讨论后归纳出:在小数的末尾添上“o”,小数的大小不变。出示(例2
启发提问:
为什么这两个数相等?
2.小数性质的应用。
出示例3:把0.70和105.0900化简。
启发学生根据小数的性质自己完成
出示例4:不改变数的大小,把0.2,4.08,3改写成小数部分是三位的小数。
五、小组讨论交流
六、导学环节
2、理解小数性质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在小数的末尾添上“o”或者去掉“o”,小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小数的性质。
教学反思:
学习了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判断题:2.0与2大小一样,意义相同。(
通过和同事的交流,我们认为,首先要慢下来,给学生消化吸收的时间,不要急于求成。第二,针对问题,一点一点讲清讲透,有针对性地加强专项训练。第三,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归纳整理,让学生对本单元知识有一个系统的认识,能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哪些方面存在问题,找到问题所在。只有这样,才能把问题一个个消灭掉。
小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目标
1.学生熟练掌握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和步骤,并能根据要求排列几个数的大小。
2.通过对小数大小的比较,加深学生对小数意义的理解。
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和步骤。
教学难点:小数位数不同时比较大小容易与整数比较大小的方法混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832799
说说怎样比较整数的大小?
师:我们已经掌握了整数比较大小的方法,那么小数比较大小的方法也是从高位比起,一位一位地比较。今天就来研究小数比较大小的方法。(板书课题:小数大小的比较)
二、出示学习目标
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和步骤
三、学习新课,出示自学提示
1、出示例5:姓
1、你能给他们排出名次吗?
2、你是如何比较大小的?说一说你的比较方法?
3、根据刚才的比较,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四、小组交流汇报
五、导学环节
总结: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先看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当整数部分相同时,看十分位,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整数部分和十分位上的数都相同,要看百分位上的数,百分位上数大的那个数就大。
六、当堂练习:P41做一做
教学反思:
回顾本节课教学,我认为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一、关注学生知识形成过程,激励学生探究欲望。
二、关注知识结构的难点,促进数学知识的系统化
小数大小的比较并不难,它与整数大小的比较在方法上相同,但学生在初学小数比较大小时,往往会用比较整数大小的方法来比较小数大小,误认为小数倍数多的那个数就大,这是学生思维受阻,容易出现错误的地方,针对此难点,我将研究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写出比0.634大的整数部分是0的小数,并说了自己写这个数的想法,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合作交流,及时引导学生体会,促进数学知识的系统化。
三、关注习题设计的实践性,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但是,在本节课的教学实施过程中,也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
1、如在游戏环节中,教师有时在关键处语言点拨得不到位,如当第一次抽数游戏时,当男生抽完后,应问女生你们希望抽到几?应追问一句:抽到几肯定赢呢?这样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能引发学生思考,教学效果会更好。
2、在游戏中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由于参与游戏的人数有限,我没有关注到全体学生的发展,使一些没有叫到的同学在情感上有一些失落。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充分发掘利用教学资源,认真锤炼自己的课堂教学语言,关注每一个学生,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