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上标了三处戴云山:小戴、中尖(1713)、大戴(1856);小戴是戴云寺的后壁山,咱还没上去过。
(1、戴云山,戴云寺)
登小戴还是由尖岭格护界宫处(1050)起步,7:40。现在护界宫没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楼,旅游业企;而上山古道设了铁栅栏封住不让上——奇怪,旅游服务与封路谢客并存——莫非住宿吃饭的人才能上山?而眼下空无一人无处问询,嗐!
铁栅西侧小山有小路,看来是山友“经行处”,咱仿效上行,没几步就绕过铁栅接入古道,开始登山。
(2、古道悠悠)
爬了近2公里到大格(1420),右转走山路上——计划是,循上中尖的山路走,中途寻路右岔上小戴。一路上去,并无发现,到1580高度看看两山之间谷深而山高,似乎不可攀越,于是决定下撤。
(3、在中尖路上看小戴)
下到1530,驴友“鹏程万里”发现一条隐秘小路,哈!小路斜行向下往东南,正是合理方向;下去不多远到达谷底,越过山涧,接入小戴北坡小路。
(4、在谷底看小戴)
北坡小路不很清晰,似乎交错相通,又似有若无……咱认准方向斜行而上,终于顺利登顶,10时。
(5、小戴山巅,背景是中尖——“行者”摄)
山顶上裸岩与高山草甸、矮松林穿插分布,在山巅1米多高的松林里测了方位,是118.13.15//25.39.00,高度显示1622,不知道准确度如何。
原路下山,到大格仍沿古道下,到近尖岭格处有岔路口,有路标曰“灵云室”,就左转往东去看看。也是古道,但始终没见到“灵云室”的痕迹。
(6、“灵云”古道)
一直往东走,途中也有几处岔路,一处往南应该是下去“后血坛”地方的,原本计划是就此下去到后血坛再走大路经戴云寺回尖岭格,但驴友探看了认为走不得;有一处是往东北上,估计是通往双芹方向;大伙选择往东沿溪涧走,一直走到靠近“移美溪”地方,大家伙商议决定返回——下山走到这5.8公里。
原路返回,3.6公里回到古道路口,左转往下,很快回到尖岭格,已经是15:16了。
算来全程7小时多走了13公里,登山一座高差近400米,累升累降700米,颇辛苦的。
(7、行走、登山轨迹)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