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望山俗称塔山,因山巅有望夫塔而得名——在仙游,老远就能看到高望山,所以称高望山也名副其实。
(1、高望山,望夫塔)
攀登高望山是从山腰隔头将军亭处(510)起步,走石碣步道上山。上去没几步就是“风动石”——由此也可知这山多石景。
(2、据称重达300吨的“风动石”)
再往上走,只能石碣/山路/大路交错使用了,因为近年开辟的大路使旧道多受损毁,嗐!据说山南有保持较完整的石碣古道,而我们走的是西南一线,只有一段一段的山路,一直到山门/寨门(760)下才有完整石碣。
(3、山门/寨门“桃源深处”——据说古早时是山门,明末清初动荡年代改为山寨寨门,也三四百年啦)
石碣爬到顶,就是塔山寺了。寺有前后殿,前殿祀佛后殿为“夫人宝殿”,祀望夫坠塔的周氏夫人。
(4、塔山寺,望夫塔)
寺院建筑多为石构包括屋顶,特色难得一见:
(5、塔山寺的石构屋顶,以凹凸石条为瓦)
望夫塔在山巅(857),石构五层,廿余年前重建的——据说历史可上推汉唐,是山原称凤天山,山巅筑塔为凤冠云云。
山间据说多有景致,石景尤胜,没有去一一细赏——这一天走了何岭和塔山,面对动辄数百上千年的人文景观和亿万年自然景观,看多了难免“审美疲劳”不是?也因此外出旅游不要过分贪婪以为“多多益善”啦,一天一点为宜,呵呵
(6、上下山轨迹)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