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之中,短短几十年,所见事多,所遇人也多,但是真正影响人也就那么几件,能真诚给人帮助,亦是极少。读老师这组文章,突然想起这样一个题目。南怀瑾先生,虽然长期在民间,但是找到一个正确研究方向,一辈子就专注干了一件事,然后成为国学大师。至于是不是地位煊赫,应该交给历史。就像袁老师一样,不追求名分,而是专注于自己一些倾心的事,并做到极致,于心无愧。又是一个极有情趣的人,至少人生中在经历磨难后依然豁达,把日子过成一种清雅,份香、读书、练字、弹古琴,践行一个文人该有样子!
猛然抬头,发现本期图像居然是老同学与老师合影。密斯特黄,这辈子也是有心计之人,一心向着高处走,格局之大,也非常人能够理解。最重要她做人做事,不在乎别人评价,投入自己所有情感,有股不把事做成绝不放手毅力,能够巧借合力,一无所顾,终把事情做成。
做大事人常常不拘于小节,也不在乎别人闲话,这是一种人生大智慧。特别赞同老师对于一个常受欺负青年建议:一是坚定自己路,二是敢于去挑战恶人,更要讲策略,分析其弱点,一招制敌。说实话,黄同学策略更厉害,正是做人技巧之高超,一路直线上升,达到她想要的高度。
其实,很多时候,进入权权利巅峰,需要付出太多,内心之苦也只能自己知道。那种轰轰烈烈是不是真正自己需要,也只有本人知道,但是学生以为,一种人生格局绝对不是人云亦云,成为一个世界中心。其实,内心干净,能够把握住一种善,才是人生一种格局。就跟老师自己一样,当官就做一个清官,做学问就倾其所有,勤奋不止。
人都是自我一个小宇宙,可以躲着石缝里去看人,不需要把所有东西展现在世人面前,这叫做一种内秀,其实是一种自保。世界变化太快,人心也叵测,彼此之间都是一种交换。他需要钱财,于是乖乖把辛苦赚来钱财送去,临末还加一句:只当去喂了狗。但是人民依然寻找着机会,不断地把自己辛苦拿去喂狗。又或许别人好色,于是打扮妖冶动人,主动去献了身,多次肉体大战,没有感情,只剩下交易。虽然后来换来处于某一个高峰,但是这世界变化太快,说不定哪天就颠倒谷底,依然回答远点。但不如老师说方法更好,躲在羊楼洞里,去坐看这纷繁世界,学会自己跟内心妥协和宁静,不把自己最脆弱东西展现给大家,在轰轰烈烈是,别人仰视中多一份不屑,当你平静下来后更多是远离的友情。
在人生中,身体可以快,肉体也能滥,但是心不能太快。每个人都要有一个休息十分,让身体和灵魂同步,才能让自己脚步脚踏实地。真正一种人生格局不是高位炫耀,而是一种灵魂好看。其实,人生短短几十年,可以有宏大目标,也可以有简单地索取,但是一定要让自己所做多万,能有一种善。这辈子,虽然处于低位,也没有在低位出开出花来。但是,通过读二十四史,知道一个道理,这世界是轮回的,很多事,其实只是一种重新演绎,只是换了人和场景,但是本身戏份如旧。看透那些所谓心计,做人还不如直巴一点,何须那些所谓虚名和C位呢?
老师对身心论述也很精辟,“活逼人,事不快、身不快应付不了。既然不能被生活打败,就得倾力应付。但本心不能浮躁,追云逐月,想想可以,身心一起扑向目标,一旦落空,必无归乡之处。那快,也不过是为了归乡;那慢就是守住本有的心灵故土,守住自己想要、能要的生活状态。虽然凡俗,亦必精致,快慢由我,苦乐在我,我心甘愿,无名无利又如何。”
因为无私,心才不会浮躁,身心统一,才会是一个真正的人。很多时候,身心分离,名为一个人,实是鬼一个,专门干一些见不得人勾搭。只有舍得名利,让身心合一,才是一个堂堂正正的人,青山绿色应该是灵魂一个基本色。
“人世熙熙嚷嚷,皆为名利而来;人必各有道场、各有取舍,绝无两个完全相同的人;人在不同年龄、不同经历之下,各持的知见亦大不相同,这些既无所谓对错,又必各有侧重和选择。”老师话,很有认同感。其实,人生是一种选择,我宁愿人生是蓝天白云,一生向善,这就是我心目中格局。选择不同,道不同。但是这辈子要跟老师一样,做一个干干净净,又有灵魂一个人!
2019年4月23日于夷陵吾同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