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回答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看地球的组成。记得上次悟空给我派了一个问题,能否把地球挖穿,其实这是一个极其荒唐的话题。对于地球,它是由地核、地幔、地壳组成,其实从物质构成我们也可以把它分为外球、液体层和内球。
对于地球形成,按道理应该在太阳形式以后。地球是由地核俘获熔融物质和少量塑性物质、固态物质、气体和液体开始的。在距今46亿年前,由铁镍物质组成的地核俘获熔融物质和少量塑性物质、固态物质、气体和液体,在地核外形成高温熔融物质巨厚层。地核与高温熔融物质间形成内过渡层。地球外表温度降低,熔融物质凝固,形成外壳。外壳与高温熔融物质间形成外过渡层,在地球的中间形成液态层。
地球外球有地壳和地幔构成。地壳是地球表面以下、莫霍面以上的固体外壳,地壳的厚度是不均匀的,有一个规律:地球大范围固体表面的海拔越高,地壳越厚;海拔越低,地壳越薄。地壳的物质组成除了沉积岩外,基本上是花岗岩、玄武岩等。地幔是介于地表和地核之间的中间层,厚度将近2900千米。主要由致密的造岩物质构成,这是地球内部体积最大、质量最大的一层。它的物质组成具有过渡性。靠近地壳部分,主要是硅酸盐类的物质;靠近地核部分,则同地核的组成物质比较接近,主要是铁、镍金属氧化物。液体层由液态铁组成,内球被认为是由刚性很高的,在极高压下结晶的固体铁镍合金组成。
在地球的液体层,地球内部液态世界中的液体并不是我常见的水,而是由多种金属元素和其它物质组成的液体,这些物质被外部压力及内核的辐射硬生生地熔成了液态。据了解,液体最高温度可达5000摄氏度,跟太阳表面温度5700摄氏度相差不远。在这个液态世界中那些比重大,熔点高的放射性固态物质自然沉入地球核心,继续增强内核的直径,同时内核放射性物质又会继续从内向外地以辐射方式加热着沸腾铁水。
有一个问题是在地球中由于地壳运动会引发地震,根据现在理论,地球的表面坚硬成都是不同的,按照通常说法,就是地球外壳是按照板块,在板块之间就是地球脆弱部分,当地表上压力太大,就会引起地球内外重心移动,这种移动会引起地壳两个方向上的运动,上下运动,通过表现为地壳坍塌,其实,地壳内部还有地下水,这些地下水长期抽上来形成一个地洞,在地表压力作用下也会坍塌,当然还有板块之间在外界压力作用下,水平运动。同学们见过的海啸和地震以及一些火山形成,就是与地壳两种运动有关系。
理论上讲,在《流浪地球》里说到过,11公里是地球承载建筑物的高度极限。超过这个极限,地壳就会形成横行和纵向运动,从而诱发地震,形成海啸和火山爆发。当然,地壳外层不同地方,承受压力也是不同的,但是不管在什么地方,压力最终会以一种更大破坏性来惩罚人类对地球行为。
当然,《流浪地球》只是一个科幻,真正让行星发动机产生压力是不可能撼动地球,如果要让地球运动起来,至上应该产生作用力是那步电影所说压力1000倍以上,那么大的压力,不知道能不能找到安装地方。因为产生反作用力会让地壳上下运动。而这种现代地壳在升降方向上的运动却显露地相当剧烈,这种剧烈最明显表象是频繁发生高级别地震。
即使地壳没有压出大问题,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猜测,如果这么大压力作用到地球液体层,会不会引起地球变形,变形后果当然是很严重的,不说这种变形对外球印象,只说一个问题,改变液体内部铁流动,地磁场会发现一个大突变,这样对地球旋转周期和动植物影响,估计也是突变的,更重要是四大海洋的流动,如果在板块之间出现裂缝,这些水进入地壳内部当地球表面水消失时,大气层是不是还安然无恙也是一个重要考验。
总之,这种有点激进的想法,在科幻里可以存在,但是千万别拿地球去开玩笑,一旦出现问题,人类死无葬身之地。呵呵,太恐怖了吧!
2019年3月17日于宜昌弄石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