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在中国并不是所有家庭都把孩子学习看得那么重要。
那些精英,早把孩子送到发达国家,让孩子接受西方教育。广大的底层劳动者几乎放弃教育,他们把孩子送到学校就是腾出时间打麻将,他们根本不在意孩子学习好坏,重要是送到学校后可以解放自己。甚至希望双休也留在学校更好,因为那样他们完全可以不需要管教孩子,新的读书无用论在泛滥。
在中国,只有那些中产阶级格外恐慌,不论是孩子学习,包括房产和医疗。他们其实改变命运,让家庭走向精英生活。只是他们忘记一个基本事实,人是有个性和天赋。并不是每一个通过努力能够在学业上达到一定高度,对于孩子,尊重他们兴趣,让孩子身心愉悦才是生活全部意义。即使孩子后来成了一个厨师,只有他做的有滋有味,比培养一个冷漠博士,从楼上义无反顾跳下去更重要。中国教育本事存在问题,把教育当做一个工厂,评比来评比去,唯一没有把孩子快乐当做教育根本目标,只希望改造他们,成为大家希望那样接班人。最后累死在求学道路上。
真正教育在于尊重孩子天赋,尊重孩子个性,以培养学生兴趣为首要目标,让孩子们快乐地学习,会感恩、肯劳动和遵纪守法,如果还有点绅士风度,即使学习不好,但也不会对人生失望,这才是我们希望的教育。
真正希望教育里不再有套路,真正把孩子们快乐和追求人生幸福当做孩子发展唯一考察目标。一切以牺牲孩子身心的学习,都是无效学习,即使你那么耿耿于怀,最后说不定成为累死骆驼原因。
作为家长,不能把自己人生目标寄托在孩子身上,孩子是一个完整的人,他不是你的私有财产,与其下课后去上太多辅导班,不如让孩子去学会阅读,学会怎么与人和社会和谐相处。更多时间,让他们去图书馆和科技馆,他们自己选择自己一门爱好,朝着兴趣方向发展。英语也好,物理也罢。不是每个孩子又义务学好的,对于普通人知道一些原理就可以。记住,不是每一个人会成为你想要那样的人,他们只能快乐地成为能带给他们自己快乐人。不是每一个人都要成为科学家、文学家,只要他们这辈子足够快乐,能找到幸福,教育就是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