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邀请,这是两个不同的皇帝。真感觉出题者智慧,看似两个不像干皇帝,被用一个主题词“中兴”联系起来,虽然都给彼此子民带来一段好时光,虽然都铸就了业绩,但是由于两个格局不同,在历史上留下功绩相差不是几条街距离,更重要让华夏走向不同方向!
刘秀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有作为的开明君主,面对断壁残垣、江山破碎的社会状况,他勤于国政,改革开拓,终于使东汉王朝在一片焦土废墟中恢复和发展。刘秀(公元前5年1月15日-57年3月29日),即汉光武帝(公元25年—57年在位),字文叔,南阳郡蔡阳人(今湖北省襄阳市枣阳市),生于陈留郡济阳县济阳宫。中国东汉王朝的建立者,庙号“世祖”,谥号“光武皇帝”。
新朝末年,海内分崩,天下大乱,身为一介布衣的汉室宗亲刘秀在南阳郡乘势起兵。更始三年(25年),刘秀与更始政权公开决裂,于鄗县南千秋亭登基称帝,为表刘氏重兴之意,仍以“汉”为其国号,史称“东汉”。经过长达十二年之久的统一战争,刘秀先后平灭了关东、陇右、西蜀等地的割据政权,结束了自新莽末年以来长达近二十年的军阀混战与割据局面。
刘秀在位三十三年,政治上改革中央官职,整治官场风气,精简结构,优待功臣;经济上解放生产力,采取休养生息,大力发展经济;文化上大兴儒学、推崇气节,东汉一朝也被后世史家推崇为中国历史上“风化最美、儒学最盛”(司马光、梁启超语)的光武中兴时代。
应该说同位皇族赵构,字德基,南宋开国皇帝,北宋皇帝宋徽宗第九子,宋钦宗之弟,曾被封为“康王”。赵构政治上昏庸无能,然精于书法,善真、行、草书,笔法洒脱婉丽,自然流畅,颇得晋人神韵,传世墨迹有《草书洛神赋》、《正草千字文》及《光明塔碑》等。赵构在北宋灭亡的时候,建立了南宋,保留了半壁江山,延续了宋朝的命脉。他立足南宋,减免税收,稳定南宋社会,发展经济,也让当时南宋出现繁荣,应该也还算有能力皇帝。
要说赵构的开明之处在于:
1.继续保持宋朝政治的自由度,使得文臣武将尅自由议论国事;
2.开放海洋贸易,海洋贸易所得利润成为南宋朝廷的主要收入;
3.对待接班人问题上,赵构本人是宋太宗的后代,但是却选择了宋太祖赵匡胤的后代(后来的宋孝宗)继承皇位。
4.赵构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人主动禅让皇位的君主。
5.在宋孝宗继承皇位后,立即为岳飞平反。赵构身为太上皇也没有阻拦。
但是不论怎么样,他后期的对异族一忍再忍,一味委屈求全,屈辱求苟安的国策遭到了军民的强烈反对。而使他的统治难以继续维持,高宗和宰相陈康伯等商议后,以年老厌烦政务和想以“淡泊为心,颐神养志”为借口,在次年6月宣布退位,禅位于太子赵昚,自称太上皇,退居德夺宫。
但是,对于历史人物,我们一定站在当时历史环境中,同样是江山破碎,刘秀敢于担当,为了华夏统一呕心沥血,最终实现统一祖国大任。而赵构,虽然也有自己努力,构建了一个繁荣南宋。但是毕竟没有大视野,在失去半壁江山后居然乐不思蜀,甚至压制军民抗战,为后人落下被后人指责理由。
因此,作为人一定要有大格局,一定做富民族有益的事,即使失败,也会被后人赞誉!
2018年元月5日于宜昌尚书巷弄石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