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存高远
今读少林武僧释延直大师一句:志存高远,不由得惭愧不已。做人做事,早已没有这么高境界,只求不伤于万事万物,存善念,知恩图报,在乎于心安而已。人至中年,更混混然,做平常事,当平常人,唯一梦想就是偶尔的远方,也不是一种鸿志,是想看那片风景。
曾经过去,读诸葛孔明的《勉侄书》亦是那样激动,也曾经模仿,甚痴迷。“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凝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虽有淹留,何损美趣?何患于不济?
若志不强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滞于俗,默默束于情,永窜伏于凡庸,不免于下流矣。”
只是,不知不觉,变成了现在自己曾经看不起“下流”,不过,随没鸿鹄之志,依然尚存一颗向往之心。做人做事,虽没尽善尽美,但也没有愧对。既是讨生活不得为之,也是勤勤恳恳,生怕遭人唾骂。因为地位卑微,命运常不能左右,亦能从低位里寻人生之趣,把自己营生弄得还算有些味道。五十年来,从来不少雅趣,寻美食,找奇石,读古书,探古意,广博而非精,不求精益求精,此雅趣也,深知任何一件,做到极致都非易事。非不才能所至,所以不耿耿于怀,但求活出一点雅味。
因为我下流,所以懂得人生不易,只因为懂得,我才有慈悲之心。万事万物,都只是你生命过客,拥有只是短暂相遇,尊重缘分,不过分在意占有。做好自己事,不求别人赞誉,维求已心安。佛说,一切皆空。其实,不并不是不在,而是你不在意。人真正意义在于你内心平静,旁人般去看经历一些事,遇过一些情。此日:恻然有所感。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
大师之志,在于守恒!心中有一个目标,一直朝这个方向走下去,沿路风景并不重要,或许是一种诱惑。没有意志之人,也许就被这沿路风景迷住,半途而废,所谓志存高远,一定是知道自己终点,所以心底只有要达到地方,不会被行程风景所迷惑。因为他心里看得开,唯一远方终点,才是最终归属!心有属,人才会释然,做人才会豁达!
到了中年,更应该摈弃别人好恶,自由自在做回一个自己。舒适,才会安生,前方有诗,你心向往,但是已无攀登高山勇气。于是,我们只能把生活想象成远方,你所有遇见,都是在面向大海,春暖花开。心存阳光,处处都是温暖。
其实远方,就是在你内心。志存高远,其实就是你的眼见。你思想有多远,你能走远。找到你内心高度,才是人生终极目标。你的心胸多宽阔,你眼里海就有多辽阔。
做人,不奢求,但一定走心,一切人和物,有你这世界才是完整的!
2018年12月31日于宜昌尚书巷弄石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