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个题目,想起毛润之先生一首诗《长征》:
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宝剑锋从磨砺出 梅花香自苦寒来;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学习是一个人的长征,所以笔者觉得一个优秀学生必须具有下来品质:
第一立志。
一个学生,如果从小没有一个远大理想,就不会长期坚持。因为学习,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特别是理科,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刻苦钻研,如果在一个人心里不埋下一个理想种子,是很难让一个坚持。有一句话:你的思想有多大,你就能走多远。
立志,历史这样求学者众多。比如大家熟悉范仲淹,历史记载:二岁而孤,母贫无依,再适长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饘粥不充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孙中山先生有句名言:“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因为人应该敢于为人类进步而奋斗,你的志向中必须少一些个人私利,追求一个高尚情操,人才不会为了地利而迷失自我。也只有这样,在学习中不会轻易放弃一些不容易学好科目,新高考学生选择大了,很多同学为了减少学校难度放弃物理这么课,就是没有一个远大理想造成的。全民想当官,全民经商观念都是错误的。实业救国,科技创新才是一个国家硬实力。你今天选择,就是为了明天走得更远!
第二、坚韧不拔。
这种品质,是人成功的一个前提。世界上所有的事,包括学习,不可能简简单单的。如果没有这种毅力,一个人很容易走进歧路。
现在学生,谁都想争第一,一旦失败,不同的人表现就不同。譬如从初中升入高中,学校广度大、难度深,很多孩子遇到困难就放弃了。笔者见过太多孩子,在这个阶段,曾经学习上高手,遇到失败,就主动放弃,有些还沉迷网络,在游戏中寻找自我。这些人就是缺乏这种品质:坚韧不拔。因为短时失败不可怕,通过我们努力,不放弃最终还可以赶上。
在这个方面,我不得不说我们宜昌世界名人屈原,这个被称作中华民族魂的名人,在青年时期也经历过风雨。但他躲到山洞里偷读《诗经》.经过整整三年,他熟读了《诗经》305篇,从这些民歌民谣中吸收了丰富的营养,终于成为一位伟大诗人.
第三、不畏贫困。
为什么要把这个品质加进来来,是因为今年高考中几个寒门学子。他们事迹成为2018年最让你心动的理由。家庭贫寒不可怕,因为很多原因,一个人只有有了志向和抱负,就不怕畏惧这些,排除一切困难,勤奋学习,最终会收获不一样的人生。
因为笔者是物理教师,在这方面物理学家出生贫寒太多。英国物理学家布拉格就是其中一位。小时侯家里很穷,凭借着自己对梦想的不懈追求,通过顽强的努力,终于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而他曾经历的那段贫穷的岁月,成为了日后激励他前进的动力。他在学校读书时,因为家里经济条件太差,父母无法给他买好看的衣服,舒适的鞋子,他常常是衣衫褴褛,拖着一双与他的脚很不相称的破旧皮鞋。但年幼的布拉格从不曾因为贫穷而感觉自己低人一等,他更没有埋怨过家里人不能给他提供优越的生活条件。那一双过大的皮鞋穿在他的脚上看起来十分可笑,但他却并不因此自卑。相反,他无比珍视这双鞋,因为它可以带给他无限的动力。
第四、忍受别人的非议。
因为一个爱学习学生,不一定就会受到别人赞美,其实很多时候,别人对你可能是一种苛刻的评价。这些人或者是一种妒忌,或者是一种不安好心的故意行为。目的只有一个让你跟他们一样同流合污,在学习上昏昏沉沉。一个优秀学生,一种敢于面对别人的非议,朝着自己目标前进。
陈平西汉名相,少时家贫,与哥哥相依为命,为了秉承父命,光耀门庭,不事生产,闭门读书,却为大嫂所不容,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对一再羞辱,隐忍不发,随着大嫂的变本加厉,终于忍无可忍,出走离家,欲浪迹天涯,被哥哥追回后,又不计前嫌,阻兄休嫂,在当地传为美谈。终有一老着,慕名前来,免费收徒授课,学成后,辅佐刘邦,成就了一番霸业。
总之,一个优秀学生,一定有过人胆识,坚韧不拔的耐力,还有不畏惧自己家庭贫寒,敢于直面人生,勤奋学习,向着科学和学习高峰攀登,最终一定会登上人生一个仙境。
2018年9月19日于宜昌市夷陵区吾同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