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跟胖哥学物理比值定义法(1)

(2018-09-14 06:16:43)
标签:

杂谈

分类: 生活中的物理
跟胖哥学物理比值定义法(1)

        初中物理中,我们认识第一个物理概念就是速度,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一个物理量。在引入速度时,教材首先提出一个很有意思问题,如何表示两个物体运动的快慢,有哪些方法呢?
        在体育比赛的百米赛跑中,运动员快步如飞,人们是怎么样知道谁运动的快一些呢?观众通常采用“相同时间比路程大小,跑路程长的快”,而终点裁判采用方法是“相同路程看所用的时间,用时短的快”。于是,问题来了,两个物体运动路程和时间都不同,我们如何比较他们运动的快慢呢?
        其实,这里我们就要根据刚才两者方法:相同路程比时间,或者相同时间比路程,于是有了两者思路:把s/t或者t/s结果来表示运动的运动的快慢,第一种刚好是转化成相同时间比路程,这个比值越大,物体运动就越快。而第二种刚好相反,比值越小,物体运动就越快。其实,我们教材采用第一种方法,第二种比值法其实也可以,就是有点不符合我们的认知习惯,其实习惯对于科学定义没有任何影响。
         所谓比值定义法,就是用几个基本的物理量的“比”来定义一个新的物理量的方法,不过通常我们把两个物理量的比来定义第三个物理量。一般地,比值法定义的基本特点是被定义的物理量往往是反映物质的最本质的属性,它不随定义所用的物理量的大小取舍而改变。
        其实,这是一种数学在物理学一种反应,你在数学中学过成正比例。其实就是两个量比是一个常数,这个常数就是这两个量的比值,称作比例系数。因此在物理学中一些只与物体种类有关物理量,我们通常就采取比值定义法。这个比值与两个量无关,只与物质种类有关。
        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物体的密度、压强、功率、导体的电阻、燃料的热值,其实还有比热容和电阻率,因为它们不是两个量比值,所以另文研究。因为比值定义后来拓展了。
         在匀速直线中,满足两个条件:第一直线运动,第二每时每刻的瞬时速度相等,这样用物体运动一定路程跟它的时间比表示速度,但是这里速度却与S和t无关,只是用了S/t来计算出速度的大小。
        比值定义法初衷就是这样,两个变量发生改变,但是他们比值确实一个常数。这样物理量还有密度和电阻以及燃料的热值。
        我们对于密度导入更合理,首先探究一个实验,同一种种物质的质量与它的体积有什么关系,然后我们得到两天结论:同种物质密度相同,所以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相同的;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所以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是不同的。这里我们就知道了,同一种物质它的质量和体积比就是一个常数,ρ=m/V,把这个常数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不过,对于固体和液体,他有固定的体积,所以对于固体和液体来说,密度与它的质量和体积无关,只与物体的种类和温度有关,因为他它同样是一个比例系数。但是因为气体分子之间距离很大 几乎没有相互作用力,因为气体密度并不是一个常数。
        所谓燃料就是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的一种物质,包括我们炉灶里燃烧,还有我们吃的食物,都可以当做燃料。而燃料有一个特性,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与它的质量或者体积比一般是一个定值,反应这种燃料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一种能力,通常我们把这个比值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它的定义式:q=Q/m,单位:热值的单位是:J/kg或者J/m3,它的决定因素:燃料的热值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和燃料的质量无关,与燃料是否被完全燃烧也无关;燃料的热值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譬如常见燃料的热值及其物理意义:如汽油的热值为4.6×107焦/千克。其物理意义是1kg的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4.6×107焦。
       还有一个特性量就是电阻,其实它也可以用比值定义法来定义。但是教材却并没有那么做,对于同一个导体,它的电流随着电压的改变而改变,但是它的电压与电流比值确实不变的,这个比值也只与导体本事有关,因此把U/I=R定义为电阻也是可以的,因为教材考虑欧姆定律重要性,没有采用这种比值定义方法。而是通过一个实验,之间说明电阻物理意义,电阻是表示导体对电流一种阻碍作用的一个物理量。虽然书上没有采用比值定义法,但是我们可以按照比值定义法思路去理解,进入高中后它就是这样定义电阻的。
        从这几个物理量来看,它们都是两个量的比,而且比后结果与这两个物理无关,而只与物体本事有关。因为比值定义法初衷就是这样,比值法适用于物质属性或特征、物体运动特征的定义。由于它们在与外界接触作用时会显示出一些性质,这就给我们提供了利用外界因素来表示其特征的间接方式,往往借助实验寻求一个只与物质或物体的某种属性特征有关的两个或多个可以测量的物理量的比值,就能确定一个表征此种属性特征的新物理量。应用比值法定义物理量,往往需要一定的条件;
        1、是客观上需要,
        2、是间接反映特征属性的的两个物理量可测,
        3、是两个物理量的比值必须是一个定值。
       比值定义法必须满足刚才我们说的几个特点,但是后来人们发现,其实即使不满足上述条件,用比值定义法也是比较简单明了的。比如变速运动,它的速度是改变,我们同样用路程和时间的比来表示物体的平均速度,同样可以近似描述物体运动快慢,但是比值不再是一个常数,因为所选择物理过程变了,它的平均速度不是一样的。对于速度,有两种,相对路程或者相对与时间平均速度。
         正因为人们有了认识上一种变化,物理学中很多近似与一种特性的物理量,也拓展了,采用比值定义法。采用这样比值定义法物理量有两个,一是压强,二是功率(电功率)。
        其实压强和功率定义,采用一种物理学中叫做类比法方法。由一类事物所具有的某种属性,可以推测与其类似的事物也应具有这种属性的推理方法。其结论必须由实验来检验,类比对象间共有的属性越多,则类比结论的可靠性越大。类比是将一类事物的某些相同方面进行比较,以另一事物的正确或谬误证明这一事物的正确或谬误。这是运用类比推理形式进行论证的一种方法。
         比如压强,在研究了“压力的作用效果” 之后,可用类比法直接得出压强。先让学生想一想速度的概念。把速度对照压强,路程对照压力,时间对照受力面积,列出表格来,在表格中可以加上几句速度和压强相对照的句子,让他们填空。如:“当时间一定时,通过的路程越大,速度越大”,对照的压强句子是:“当____相同时,_____越大,压强越大”。以此类推,到它们的公式、定义的类比。这样类比下来,学生就能知道“速度是反映运动快慢的”,而“压强是反映压力作用效果”的,得到压强的概念和公式就能比较自然,而不只是机械记忆,片面理解了。
         功率引入其实也是一种类比法,不过功率与速度有关的物理量,所以在这儿应该是一种对比思维。类比,两个事物之间没有任何关系,只是有这完全相似思维过程,而对比双方是有关系的。对于功率,我们先也是提出跟速度一样的问题:如何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有两种方法:相同时间看做功的多少,或者就是做相同多的功看用时间长度。于是跟速度一样,我们通过一个一样问题,两个物体做的功和时间都不同,如何来比较功的大小。于是出现两种比值:W/t或者t/W,在物理学中应该这两种都可以,因为人类的认知习惯,我们也采用比值大,表示做功快这种。其实,习惯只是人类适应过程,另一种也可以作为功率。比如电阻中,U/I我们叫电阻,表示导体对电路阻碍作用,我们用I/R叫电导,表示导体导电能力,现在世界上两种方式都采用了。
        比值定义法,产生时候有一种特殊条件,但是随着人类认识提高,发现这种方法奇妙之处。但是,依然不能不能将比值法的公式纯粹的数学化。在建立物理量的时候,交代物理思想和方法,搞清概念表达的属性,从这些量度公式中理解它们的物理过程与物理符号的真实内容,切忌被数学符号形式化,忽视了物理量的丰富内容,一定要从量度公式中揭示所定义的概念与有关概念的真实依存关系和物理过程,防止学生死记硬背和乱用。另一方面,在数学形式上用比例表示的式子,不一定就应用比值法。如公式I=U/R,只是数学形式上象比值法,实际上不具备比值法的其它特点。所以不能把比值法与数学形式简单的联系在一起。
        总之,比值定义法不是简单数学相比,而是具有一条件才能进行比值定义的,因此,我们学习中把所以采用比值定义法物理量放在一起,你认识就会有很大提高!
2018年9月14日应王卫名师工作室要求于写于宜昌夷陵吾同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