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头条教育联盟,这是一个很好建议。健康生活习惯,作为一门课程早已经进入课程体系,只是被大家忽视,甚至被许多追求升学率学校忘记开设。
对于肥胖,这与健康生活方式有关也无关,首先作为社会,不能作为一个贬义词出现,因为人的健康与外貌无关,本人觉得健康教育涵义包括:
第一、健康身体。身体健康,首先没有疾病,当然天上除外,应该是尽量让每个人身体处于一个最好运转机制,尽量把疾病拒之门外。所以学校教育在这个方面,就是树立健康生活方式。譬如早睡早起,少上网,多锻炼,不吸烟。
第二、疾病预防意思。作为一门课,必须核心素养,健康教育的核心素养就是通过一些专题,
让学生知道疾病预防比治疗更具有普遍价值。湖北省教科院编写《健康教育》,就有很多这方面专题。譬如感冒预防,冬季疾病预防等。
第三、心理健康教育。现在社会,生活节奏快,人们欲望往往与环境有关,很多人在欲望和无法满足中存在矛盾,于是人出现各种疾病,网瘾、妄想症、自闭症、忧郁,这些其实在早期都可以正确引导,就是具有这种心理问题,也可以通过科学手段来加于介入,重塑人的灵魂,减少对社会危害。
第四、初高中青春期教育。人生最重要三个时期:三岁开化期,是人的方向性教育,这个依靠家庭。在就是14岁作用,青春期。因为这个时候性冲动是整个人生基础,处理不好就是人格畸形,同性恋和强奸型性格,这些都决定一个人一生发展。所以健康教育很大程度要让孩子人生自我,合理引导学生排泄由于性而产生焦虑和妄想而带来感情情绪。
第五、三观教育。因为身心统一,知行一致,很大程度上决定你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只有一个具有远大抱负的人,即使处于卑微的环境,依然闪耀着人生一种美。外卖小哥战胜北大博士就是一个很好例子,一个人只有三观正确,他一定是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
说了这么多,作为宜昌市一名教师,颇为自豪,只是这么课已经成为宜昌教育一道靓丽风景,虽然私心学校由于各自原因没有开始,但是我可以负责任说,在宜昌市各个公立学校,都是一种学生必修课程。并且建立学校心理咨询师和青春期专题研究会。这亦是一种进步,更是一种全面素质提升的必须!
2018年9月4日于宜昌市夷陵区吾同斋